<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非字的成語 (209個)

    181

    一表

    成語拼音:
    yī biǎo fēi fán
    成語解釋:
    儀表和普通人不一樣。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氣度不凡;氣宇軒昂。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適才有東土大唐差來拜佛取經的一個和尚,倒換關文,卻一表凡。”
    182

    一表

    成語拼音:
    yī biǎo fēi sú
    成語解釋:
    形容人的儀表比尋常。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他生在無憂愁太平時務,空生得貌堂堂一表俗。”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俗,匹配得你過。”
    183

    其人

    成語拼音:
    yòng fēi qí rén
    成語解釋:
    任用了不適當的人才。指用人不當。
    成語出處:
    《魏略》:“三公具贍所歸,不可用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孫權笑之。”
    184

    所學

    成語拼音:
    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語解釋:
    使用中需要的本領,與學習中得到的東西不一致。
    成語出處:
    《明史·葉伯巨傳》:“比到京師,而除官多以貌選,所學或其所用,所用或其所學。”
    185

    以古

    成語拼音:
    yǐ gǔ fēi jīn
    成語解釋:
    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今者,族。”
    186

    掩過飾

    成語拼音:
    yǎn guò shì fēi
    成語解釋:
    猶言文過飾。掩飾過失、錯誤。
    成語出處:
    李廣田《〈散文三十篇〉序》:“他們想占有一切,他們的手不用以創造,而用以掩過飾。”
    187

    獄貨

    成語拼音:
    yù huò fēi bǎo
    成語解釋:
    指法官斷獄受賄賂,也難逃法網。
    成語出處:
    《書·呂刑》:“獄貨寶,惟府事功,報以庶尤。”
    188

    研核是

    成語拼音:
    yán hé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核:對照,考核。研究考核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成語出處:
    漢·張衡《東京賦》:“溫故知新,研核是。”
    189

    一驚

    成語拼音:
    yī jīng fēi xiǎo
    成語解釋:
    受到的驚恐不小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6回:“燈籠滅了,包袱也不見了,這一驚小。”
    190

    言是人

    成語拼音:
    yán shì rén fēi
    成語解釋:
    謂言論無可議,但為人不可取。
    成語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宋紀·太祖》:“徐鉉、張洎言是人。”
    191

    欲要人不知,除己莫為

    成語拼音: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焉知曉欲要人不知,除己莫為。”
    192

    掩罪飾

    成語拼音:
    yǎn zuì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掩:遮蓋。掩飾錯誤和罪過
    成語出處:
    《明史·徐學詩傳》:“蓋嵩權力足以假手下石……文詞便給足以掩罪飾。”
    193

    止暴禁

    成語拼音:
    zhǐ bào jǐn fēi
    成語解釋:
    止、禁:罅;暴、:指種種壞事。制止種種壞事。
    成語出處:
    《莊子·盜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長劍,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
    194

    作歹為

    成語拼音:
    zuò dǎi wéi fēi
    成語解釋:
    做各種壞事。
    成語出處: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
    195

    池中物

    成語拼音:
    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成語解釋:
    池中物:比喻蟄處一隅、腳無大志的人。比喻總有出頭的一天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久屈為人用者;恐蛟龍得云雨,終池中物也。”
    196

    今是

    成語拼音:
    zuó fēi jīn shì
    成語解釋:
    :不對,錯誤;是:對,正確。現在是對的,過去是錯的
    成語出處:
    宋·郭應祥《臨江仙·丙寅生日自作》詞:“老子開年年五十,依前恁地癡頑。昨今是有無間。”
    197

    了局

    成語拼音:
    zhōng fēi liǎo jú
    成語解釋:
    局:結局,定局,指長久之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6回:“想我在此奉侍,終了局。”
    198

    文是

    成語拼音:
    zhì fēi wén shì
    成語解釋:
    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吾子》:“其文是也,其質也……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199

    招是搬

    成語拼音:
    zhāo shì bān fēi
    成語解釋:
    搬弄是,引起爭端。
    成語出處:
    魯迅《墳·論雷峰塔的倒掉》:“和尚本應該只管自己念經……他偏要放下經卷,橫來招是搬,大約是懷著嫉妒罷。”
    200

    招是攬

    成語拼音:
    zhāo shì lǎn fēi
    成語解釋:
    猶招是惹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忽聽得有人叫道:‘岳相公在那里?’牛皋聽得,便喊道:‘在這里!’岳大爺道:‘你又在此招是攬了。’”
    * 非的成語,帶非字的成語,包含非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