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聞字的成語 (181個)

    121

    風破膽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pò dǎn
    成語解釋:
    聽到一點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對某種力量的極度惶恐。
    成語出處:
    唐·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虜之術;豈止風破膽,益堅慕義之心。”
    122

    風喪膽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聽到一些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極度恐懼。喪膽:嚇破膽。
    成語出處:
    唐 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虜之術;豈止風破膽,益堅慕義之心。”
    123

    風響應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成語解釋:
    聽到風聲就起而贊同支持。
    成語出處:
    清·葉廷琯《鷗陂漁話·鄒廣文效忠圖》:“隨有鄉勇章雙桂等三千余人,風響應。”
    124

    風遠遁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yuǎn dùn
    成語解釋:
    聽到風聲就逃之夭夭。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夸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風遠遁。”
    125

    風遠揚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yuǎn yáng
    成語解釋:
    一聽到風聲,就逃到遠方去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夸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風遠遁。”
    126

    過則喜

    成語拼音:
    wén guò zé xǐ
    成語解釋:
    聽到有人批評自己的過失;就心里高興。形容虛心接受批評意見。過:過失、錯誤。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127

    雞起舞

    成語拼音:
    wén jī qǐ wǔ
    成語解釋: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志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成語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夜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128

    雷失箸

    成語拼音:
    wén léi shī zhù
    成語解釋:
    比喻借別的事情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況。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129

    名不如見面

    成語拼音: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
    成語解釋:
    只聽名聲不如見面更能了解。
    成語出處:
    《北史·列女傳》:“吾名不如見面,小人未見禮教,何足責哉。”
    130

    名喪膽

    成語拼音:
    wén míng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聽見名字就嚇破了膽。形容威名很大,使人聽到即甚為恐懼。
    成語出處: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八回:“遂在陜西地面三載,綠林賊人名喪膽,江湖盜寇望影皆驚。”
    131

    名遐邇

    成語拼音:
    wén míng xiá ěr
    成語解釋:
    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成語出處:
    《南齊書 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邇所。”
    132

    所不

    成語拼音:
    wén suǒ bù wén
    成語解釋:
    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所不。”
    133

    所未

    成語拼音:
    wén suǒ wèi wén
    成語解釋:
    :聽到;未:沒有。聽到的是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形容傳說的事物或消息新鮮、奇特。
    成語出處: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所未。”
    134

    聲相思

    成語拼音:
    wén shēng xiāng sī
    成語解釋:
    聲:名聲。指思慕、欽仰有聲望的人。
    成語出處:
    《鬼谷子·內揵》:“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不御,遙聲而相思。”
    135

    問切

    成語拼音:
    wàng wén wèn qiē
    成語解釋:
    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
    成語出處:
    《古今醫統》:“望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136

    噎廢食

    成語拼音:
    wén yē fèi shí
    成語解釋:
    聽到有人吃飯噎了一下,自己就連飯也不吃了。比喻因為怕出問題,索性不干。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袛園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絕口性命,塞路蔥嶺,此何異噎廢食,見蹶停驂者哉?”
    137

    一知二

    成語拼音:
    wén yī zhī èr
    成語解釋:
    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一以知十,賜也一以知二。”
    138

    一知十

    成語拼音:
    wén yī zhī shí
    成語解釋:
    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一以知十,賜也一以知二。”
    139

    腥德發

    成語拼音:
    xīng dé fā wén
    成語解釋:
    腥德:穢惡的行徑。丑惡的行徑為人所知曉
    成語出處:
    漢·徐干《中論·虛道》:“是以辜罪昭著,腥德發,百姓傷心,鬼神怨痛。”
    140

    先斷后

    成語拼音:
    xiān duàn hòu wén
    成語解釋:
    謂先處理后奏
    成語出處:
    《北史·宇文護傳》:“護第屯兵禁衛,盛于宮闕,事無巨細,皆先斷后。”
    * 聞的成語,帶聞字的成語,包含聞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