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聞字的成語 (181個)

    101

    其聲,如見其人

    成語拼音: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成語解釋:
    象聽到他的聲音,象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非常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其聲,如見其容。”
    102

    仁心仁

    成語拼音:
    rén xīn rén wén
    成語解釋:
    :出名,有聲望。有仁慈的心腸,有仁愛的聲譽。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今有仁心仁,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103

    聳動聽

    成語拼音:
    sǒng dòng tīng wén
    成語解釋:
    聳:通“悚”,驚動。夸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
    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洪君疇》:“‘職臣在憲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矣。”
    104

    視而不見,聽而不

    成語拼音:
    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成語解釋: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搏之而不得也。”
    105

    視而弗見,聽而弗

    成語拼音:
    shì ér fú jiàn,tīng ér fú wén
    成語解釋:
    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咸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
    106

    所見所

    成語拼音:
    suǒ jiàn suǒ wén
    成語解釋:
    看到的和聽到的。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慈溪縣學記》:“則士朝夕所見所,無非所以治天下國家之道。”
    107

    聳人聽

    成語拼音:
    sǒng rén tīng wén
    成語解釋:
    聳:引起注意;使人吃驚。指故意夸大事實或作過于激動的表情;使人聽到或看了感到震驚。
    成語出處:
    清 惲敬《雜記》:“豫章大鎮,或書有不可達者,故托辭為此;抑為州將者,以此聳人聽,豫絕系援,皆未可知。”
    108

    過情

    成語拼音:
    shēng wén guò qíng
    成語解釋:
    名聲超過實際。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故聲過情,君子恥之。”
    109

    過實

    成語拼音:
    shēng wén guò shí
    成語解釋:
    :名譽。名聲超過實際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正所謂聲過實,君子恥之。”
    110

    視之不見,聽之不

    成語拼音:
    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成語解釋: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搏之而不得也。”
    111

    聽而不

    成語拼音:
    tīng ér bú wén
    成語解釋:
    :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食而不知其味。”
    112

    聽而無,視而無見

    成語拼音:
    tīng ér wú wén,shì ér wú jiàn
    成語解釋:
    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成語出處:
    《鹖冠子·度萬八》:“知無道,上亂天文,下滅地理,中絕人和,治漸終始,故聽而無,視而無見,白晝而暗,有義而失謚。”
    113

    逖聽遠

    成語拼音:
    tì tīng yuǎn wén
    成語解釋:
    謂視聽范圍很遠很廣。
    成語出處:
    唐 姚思廉《梁書 武帝紀中》:“庶以矜隱之念,昭被四方,逖聽遠,事均親覽。”
    114

    天下奇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qí wén
    成語解釋:
    :罕見的見。天下少有的令人驚奇的事情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天下奇,從總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沒有一個共產黨員。”
    115

    寵若驚

    成語拼音:
    wén chǒng ruò jīng
    成語解釋:
    猶言受寵若驚。
    成語出處:
    南朝·梁·殷蕓《小說》第二卷:“恐泊泥以濁白水,飄塵以亂清風,是以承命傾筐,寵若驚。”
    116

    風而動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dòng
    成語解釋:
    一聽到消息就立即行動起來。風:消息。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風而起。”
    117

    風而起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qǐ
    成語解釋:
    :聽到;風:風聲,消息。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風而起。”
    118

    風而逃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táo
    成語解釋:
    風:風聲。聽到風聲,立即逃跑。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只要望見土匪的影子,早已風而逃。”
    119

    風而興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xīng
    成語解釋:
    見“風而起”。
    成語出處:
    明·李贄《讀史匯·儲瓘》:“后泰州有心齋先生,其風而興者歟。”
    120

    風而至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一聽到消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1回:“舅兄只顧要將細鳥帶回船去,剛才被他這陣亂叫,以致眾獸風而至,幾乎性命不保。”
    * 聞的成語,帶聞字的成語,包含聞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