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聞字的成語 (181個)

    161

    瑣事

    成語拼音:
    yí wén suǒ shì
    成語解釋:
    見“遺逸事”。
    成語出處:
    蠡勺居士《〈昕夕閑談〉小序》:“本以存昔日之遺瑣事,以附于稗官野史,使避世者亦可考見世事而已。”
    162

    瑣事

    成語拼音:
    yì wén suǒ shì
    成語解釋: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趣的傳和故事。
    成語出處:
    語出《四庫全書總目 地理三 武林舊事》:“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間逸軼事,皆可以備考稽。”
    163

    顯據,以核理實

    成語拼音:
    yuàn wén xiǎn jù,yǐ hé lǐ shí
    成語解釋:
    愿意聽到明顯的證據,以核實事理與客觀實際
    成語出處:
    南朝·宋·祖沖之《辯戴法興難新歷》:“夫為合必有不合,愿顯據,以核理實。”
    164

    厭見

    成語拼音:
    yù wén yàn jiàn
    成語解釋:
    :飽;厭見:飽見。指見甚多。
    成語出處:
    唐·韓愈《燕喜亭記》:“宜其于山水飫而厭見也。”
    165

    軼事

    成語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語解釋:
    散失;遺傳的事跡。多指未經史書記載的事跡。
    成語出處:
    宋 周密《武林舊事》:“此十卷之本,乃從毛氏汲古閣之版傳抄。首尾完其,其間遺軼事,皆可備考稽。”
    166

    逸事

    成語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語解釋:
    指前代或前人遺留下來而少為人知的傳,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成語出處:
    魯迅《南腔北調集·題記》:“然而只有這一本,雖然淺薄,卻還借此存留一點遺逸事。”
    167

    軼事

    成語拼音:
    yì wén yì shì
    成語解釋: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趣的傳和故事。
    成語出處:
    《四庫全書總目 地理三 武林舊事》:“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間逸軼事,皆可以備考稽。”
    168

    遺事

    成語拼音:
    yì wén yí shì
    成語解釋:
    見“軼事遺”。
    成語出處:
    姚華《曲海一勺·駢史上》:“及于唐宋,其體益滋,稗則為山,說則為海,軼遺事,雜然著已。”
    169

    飫聽

    成語拼音:
    yàn wén yù tīng
    成語解釋:
    謂充分聽取。
    成語出處:
    宋·曾鞏《送江任序》:“既已得其所處之樂,而厭飫聽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聰明敏急之材。”
    170

    囿于見

    成語拼音:
    yòu yú jiàn wén
    成語解釋:
    拘泥于所見所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不然會囿于見,不符合真實情況。”
    171

    言者無罪,者足戒

    成語拼音: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成語解釋: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成語出處:
    《詩經 大序》:“言之者無罪,之者足以戒。”
    172

    言之無罪,之足戒

    成語拼音:
    yán zhī wú zuì,wén zhī zú jiè
    成語解釋:
    言:說話;:聽話;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語出處:
    清·汪琬《詩說序》:“詩獨主志,所為主文譎諫,與言之無罪,之足戒者,其詞則隱,其旨則微。”
    173

    言之者無罪,之者足以戒

    成語拼音:
    yán zhī zhě wú zuì,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
    成語解釋:
    言者:說話的人;者:聽話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語出處:
    《詩經·大序》:“言之者無罪,之者足以戒。”
    174

    直諒多

    成語拼音:
    zhí liàng duō wén
    成語解釋:
    直:正直;諒:信實;多:學識淵博。為人正直信實,學識廣博。
    成語出處:
    《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也。”
    175

    置若罔

    成語拼音:
    zhì ruò wǎng wén
    成語解釋:
    置:放;若:好像;罔:沒有;:聽見。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聽見了而不加理睬。
    成語出處: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
    176

    昭然著

    成語拼音:
    zhāo rán zhù wén
    成語解釋:
    昭然:明白的樣子;著:眾所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光武帝傳》:“符瑞之應,昭然著。”
    177

    道,夕死可矣

    成語拼音:
    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
    成語解釋:
    早晨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成語出處:
    《論語 里仁》:“子曰:‘朝道,夕死可矣。’”
    178

    夕改

    成語拼音:
    zhāo wén xī gǎi
    成語解釋:
    早晨過,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錯誤之迅速。
    成語出處:
    《晉書 周處傳》:“古人貴朝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
    179

    夕沒

    成語拼音:
    zhāo wén xī mò
    成語解釋:
    早晨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并序》:“朝夕沒,先民所思,何用誄德?”
    180

    夕死

    成語拼音:
    zhāo wén xī sǐ
    成語解釋:
    早晨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朝道,夕死可矣。”
    * 聞的成語,帶聞字的成語,包含聞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