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遺字的成語 (172個)
-
141
遺物識心
- 成語拼音:
- yí wù shí xīn
- 成語解釋:
- 謂舍棄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贈馮文羆遷丘令》:“出自幽谷,及爾同林。雙情交映,遺物識心。”
-
142
遺物忘形
- 成語拼音:
- yí wù wàng xíng
- 成語解釋:
- 泯滅物我界限,謂舍棄外在形式,精神進入忘我境界。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心說》:“目無外視,耳無外聽,遺物忘形,在我而已。”
-
143
野無遺才
- 成語拼音:
- yě wú yí cái
- 成語解釋:
- 見“野無遺賢”。
- 成語出處:
- 《魏書·陽尼傳》:“舉賢良,黜不肖,使野無遺才,朝無素餐。”
-
144
遺文逸句
- 成語拼音:
- yí wén yì jù
- 成語解釋:
- 指散佚的文章和句子。
- 成語出處: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雖千古茫昧,理世玄遠,遺文逸句,容或可尋,沿途隱顯,方土可驗。”
-
145
遺聞軼事
- 成語拼音:
- yí wén yì shì
- 成語解釋:
- 散失;遺傳的事跡。多指未經史書記載的事跡。
- 成語出處:
- 宋 周密《武林舊事》:“此十卷之本,乃從毛氏汲古閣之版傳抄。首尾完其,其間遺聞軼事,皆可備考稽。”
-
146
遺聞逸事
- 成語拼音:
- yí wén yì shì
- 成語解釋:
- 指前代或前人遺留下來而少為人知的傳聞,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 成語出處:
- 魯迅《南腔北調集·題記》:“然而只有這一本,雖然淺薄,卻還借此存留一點遺聞逸事。”
-
147
軼聞遺事
- 成語拼音:
- yì wén yí shì
- 成語解釋:
- 見“軼事遺聞”。
- 成語出處:
- 姚華《曲海一勺·駢史上》:“及于唐宋,其體益滋,稗則為山,說則為海,軼聞遺事,雜然著已。”
-
148
遺文軼事
- 成語拼音:
- yí wén yì shì
- 成語解釋:
- 遺文:前人流傳下來的詩文;軼事:逸事。流傳在外而未經史書記載的事跡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監潭州南岳廟劉君墓志銘》:“搜集先世遺文軼事,纖悉無遺。”
-
149
野無遺賢
- 成語拼音:
- yě wú yí xián
- 成語解釋:
- 民間沒有被棄置不用的人才。指任人唯賢,人盡其才。
- 成語出處:
- 《尚書 大禹漠》:“野無遺賢,萬邦咸寧。”
-
150
遺形藏志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cáng zhì
- 成語解釋: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成語出處:
-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遺形藏志,與道相得。”
-
151
遺笑大方
- 成語拼音:
- yí xiào dà fāng
- 成語解釋:
- 謂讓內行見笑。語本《莊子·秋水》:“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秋水》:“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明·荻岸散人《玉嬌梨》第八回:“晚生小子,怎敢在老先生面前放肆。況才非七步,未免一時遺笑大方。”
-
152
遺形去貌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qù mào
- 成語解釋:
- 謂舍棄一切外在形式。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與陶孝若書》:“然一相識,而遂遺形去貌,又非淺淺者可同年輪也。”
-
153
遺形忘性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wàng xìng
- 成語解釋:
- 見“遺形藏志”。
- 成語出處:
- 前蜀·杜光庭逸句:“返樸還淳皆至理,遺形忘性盡真銓。”
-
154
遺訓余風
- 成語拼音:
- yí xùn yú fēng
- 成語解釋:
-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
- 成語出處:
- 《宋書 明帝紀論》:“圣人立法垂制,所以必稱先王,蓋由遺訓余風,足以貽之來世也。”
-
155
遺休余烈
- 成語拼音:
- yí xiū yú liè
- 成語解釋:
-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績。同“遺芳余烈”。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尊皇太后冊文》:“洪惟有宋,受命造邦,百年四圣,而小子獲承之,以繼我仁考之遺休余烈。”
-
156
易于拾遺
- 成語拼音:
- yì yú shí yí
- 成語解釋:
- 猶易如反掌。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五等諸侯論》:“新都襲漢,易于拾遺也。”
-
157
養癰遺患
- 成語拼音:
- yǎng yōng yí huàn
- 成語解釋:
- 癰:毒瘡;患:禍害。生了毒瘡不去醫治;給自己釀成禍害。比喻對壞人、壞事姑息寬容;結果自己遭殃。也作“養癰遺害”、“養癰成患”。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志一》:“博善化之虛名,潰敗決裂乃至此,養癰貽患,我之謂也夫。”
-
158
余業遺烈
- 成語拼音:
- yú yè yí liè
- 成語解釋:
- 遺留下來的事業與功績。《戰國策·劉向書錄》:“及春秋時,已四五百載矣,然其余業遺烈,流而未滅。”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劉向書錄》:“及春秋時,已四五百載矣,然其余業遺烈,流而未滅。”
-
159
遺音余韻
- 成語拼音:
- yí yīn yú yùn
- 成語解釋:
- 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韻致。形容作品美妙。
- 成語出處:
- 《宣和書譜 皇象》:“則又見其遺音余韻,得之于筆墨外也。”
-
160
遺簪弊屨
- 成語拼音:
- yí zān bì jù
- 成語解釋:
- 同“遺簪墜屨”。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高德政傳》:“魏靜帝曰:‘人念遺簪弊屨,欲與六宮別,可乎?’乃人與夫人賓御以下訣別,莫不噓欷掩涕。”
* 遺的成語,帶遺字的成語,包含遺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