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身字的成語 (305個)

    201

    無完膚

    成語拼音:
    shēn wú wán fū
    成語解釋:
    ①《三國志 魏書 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后以“無完膚”指被打得遍體鱗傷。②比喻遭到攻擊或破壞后難以自存的局面。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
    202

    死無葬之地

    成語拼音: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成語解釋:
    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結局很悲慘。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天那,可憐害俺一家,死無葬之地也。”
    203

    死無葬之所

    成語拼音: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suǒ
    成語解釋:
    葬:埋葬。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結局很悲慘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答有桓先生》:“社會沒有知道我在攻擊,倘一知道,我早已死無葬之所了。”
    204

    外之物

    成語拼音:
    shēn wài zhī wù
    成語解釋:
    個人體以外的東西;指名譽、地位、權力、金錢等。
    成語出處:
    唐 吳兢《貞觀政要》:“明珠是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
    205

    無擇行

    成語拼音:
    shēn wú zé xíng
    成語解釋:
    謂一行為遵循法則而無其它選擇。
    成語出處:
    《孝經·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無擇行。”
    206

    先朝露

    成語拼音:
    shēn xiān cháo lù
    成語解釋:
    體比早晨露水消失還快。比喻很快死亡。
    成語出處:
    《元史·齊履謙傳》:“恐一旦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側,修營一舍,儻病努不退,當居處其中以待盡。”
    207

    心交病

    成語拼音:
    shēn xīn jiāo bìng
    成語解釋:
    交:同時;病:疲憊;困乏。體和精神都疲憊。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至于我呢,前年已經四十五歲了,而且早已心交病,似乎無須這么寶貴生命,思患豫防。”
    208

    心交瘁

    成語拼音:
    shēn xīng jiāo cuì
    成語解釋:
    體和精神都過度疲勞。
    成語出處:
    石三友《金陵野史 譚鑫培的“絕唱”》:“因為心交瘁的譚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匝月之間,與世長辭。”
    209

    心健康

    成語拼音:
    shēn xīn jiàn kāng
    成語解釋:
    健康的體和愉快正常的心態
    成語出處:
    沈從文《八駿圖》:“因為他自以為是個心健康的人。”
    210

    顯名揚

    成語拼音:
    shēn xiǎn míng yáng
    成語解釋:
    世顯赫,聲名遠揚。
    成語出處:
    元·施惠《幽閨記·推就紅絲》:“兄弟,所喜者志得意滿,顯名揚;所悲者家園蕩廢,恐瑟凄涼。”
    211

    先士卒

    成語拼音:
    shēn xiān shì zú
    成語解釋:
    指作戰時將帥親自沖在士兵的前面;奮勇殺敵。現多用以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群眾的前面。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
    212

    先士眾

    成語拼音:
    shēn xiān shì zhòng
    成語解釋:
    見“先士卒”。
    成語出處:
    《舊唐書·李密傳》:“公當先士眾,早定關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廣也!”
    213

    遙心邇

    成語拼音:
    shēn yáo xīn ěr
    成語解釋:
    猶言遠心近。
    成語出處:
    元·王德信《西廂記·泥金報捷》:“小生遙心邇,恨不得鶼鶼心翼,邛邛并軀。”
    214

    遠心近

    成語拼音:
    shēn yuǎn xīn jìn
    成語解釋:
    體相隔雖遠,但是雙方的心卻貼得很近。
    成語出處:
    晉·干寶《搜神記·紫玉》:“雖有眾鳥,不為匹雙,故見鄙姿,逢君輝光,遠心近,何當暫忘。”
    215

    在曹營心在漢

    成語拼音:
    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成語解釋:
    比喻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成語出處:
    劉波泳《秦川兒女》第一部第二章:“在曹營心在漢,他就是上馬金,下馬銀,也別想把我買動。”
    216

    在江湖,心存魏闕

    成語拼音: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cún wèi què
    成語解釋: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審為》:“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
    217

    在江海,心馳魏闕

    成語拼音:
    shēn zài jiāng hǎi,xīn chí wèi què
    成語解釋:
    江海:指隱士居住的地方;馳:心神向往;魏闕:指朝廷。指雖不為官,仍關懷朝政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余獨坐一隅,孤憤五蠹,雖在江海,而心馳魏闕 。”
    218

    在江湖,心懸魏闕

    成語拼音: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xuán wèi què
    成語解釋:
    魏闕:古代宮門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稱。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
    成語出處:
    《莊子 讓王》:“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219

    在林泉,心懷魏闕

    成語拼音:
    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
    成語解釋: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同“在江湖,心存魏闕”。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回:“我老臣雖是在林泉,心懷魏闕,豈知平地風波,生此異事。”
    220

    成語拼音:
    shēn zuò shēn dāng
    成語解釋:
    謂自己做事自己承當。
    成語出處:
    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哥哥,小人當,豈敢帶累你也。”
    * 身的成語,帶身字的成語,包含身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