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見字的成語 (388個)

    381

    自尋短

    成語拼音:
    zì xún duǎn jiàn
    成語解釋:
    :本指識短淺,引申為自殺。自己認為無法活下去而尋死。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沒有威脅他,是他自尋短。”
    382

    自知而不自

    成語拼音:
    zì zhī ér bù zì jiàn
    成語解釋:
    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自我顯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經》:“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也,自愛而不自貴也。”
    383

    捉賊

    成語拼音:
    zhuō zéi jiàn zāng
    成語解釋:
    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成語出處:
    元 李文尉《燕青博魚》第三折:“常言道:'捉賊臟,捉奸雙。'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還我奸夫來便罷。”
    384

    捉賊贓,捉奸

    成語拼音:
    zhuō zéi jiàn zāng,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成語解釋:
    贓:贓物;奸:通奸。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
    成語出處: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常言道:‘捉賊贓,捉奸雙。’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還我奸夫來便罷,若沒奸夫……,我與你要一個明白!”
    385

    智者智,仁者

    成語拼音:
    zhì zhě jiàn zhì,rén zhě jiàn rén
    成語解釋:
    指對待同一問題,其解因人而異,各有道理。
    成語出處:
    語出《易 系辭上》:“仁者之謂之仁,智者之謂之智。”
    386

    智者所略同

    成語拼音:
    zhì zhě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語解釋:
    智者:聰明有智慧的人;略:大致。指有識者所持解大致相同
    成語出處:
    晉·虞溥《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略同耳。”
    387

    真知灼

    成語拼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
    成語解釋:
    真:真實;真知:正確的認識;灼:明白透徹;解。正確透徹的認識和解。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真知灼者尚且有誤,何況其他!”
    388

    真知卓

    成語拼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
    成語解釋:
    “真知灼”。
    成語出處:
    郭沫若《盲腸炎·向自由王國飛躍》:“我的舊信稿,不敢說是甚么真知卓,不過在此提供出來,聊以供朋友們的討論罷了。”
    * 見的成語,帶見字的成語,包含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