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見字的成語 (388個)

    361

    一知半

    成語拼音:
    yī zhī bàn jiàn
    成語解釋:
    謂不成熟的一點解。
    成語出處:
    清·方以智《東西均·道藝》:“詎知后世之門庭張網者,偶竊一知半,謂人悟門,便住門限上,登曲錄床,此生不可復下。”
    362

    一指蔽目,不泰山

    成語拼音:
    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成語出處: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泰山’。”
    363

    一針

    成語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成語解釋:
    一針刺下去就到血。常用來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能抓住本質;切中要害。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郭玉傳》:“一針即瘥。”
    364

    捉奸雙,捉賊贓,殺人

    成語拼音: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shā rén jiàn shāng
    成語解釋:
    奸:通奸;贓:贓物。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自古道:‘捉奸雙,捉賊贓,殺人傷。’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沒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365

    捉奸

    成語拼音:
    zhuō jiān jiàn chuáng
    成語解釋: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須發現在床上確有奸情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硬拷》:“誰是賊?老大人拿賊贓,不曾捉奸床來!”
    366

    捉奸雙,捉賊

    成語拼音: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
    成語解釋: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須同時抓住奸夫淫婦,捉拿盜賊必須同時抓住贓物。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自古道:‘捉奸雙,捉賊贓,殺人傷。’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沒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367

    捉奸雙,抓賊

    成語拼音: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ā zéi jiàn zāng
    成語解釋:
    奸:通奸;贓:贓物。捉拿奸情必須同時抓住奸夫淫婦,捉拿盜賊必須同時抓住贓物。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8卷:“你且忍耐,此事須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雙,抓賊贓。’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夢。”
    368

    捉奸雙,拿賊要贓

    成語拼音: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ná zéi yào zāng
    成語解釋: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須同時抓住奸夫淫婦,捉拿盜賊必須同時抓住贓物。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02回:“‘捉奸雙,拿賊要贓’……無有對證,如何誣賴孤家呢!”
    369

    捉衿

    成語拼音:
    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語解釋:
    《莊子·讓王》:“曾子居衛,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衿,同“襟”。謂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后以“捉衿肘”形容衣衫襤褸。引申為顧此失彼,處境困難。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曾子居衛,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
    370

    捉襟

    成語拼音:
    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語解釋:
    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襤褸;也比喻顧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曾子居衛,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納履而踵決。”
    371

    樹木,不森林

    成語拼音:
    zhǐ jiàn shù mù,bù jiàn sēn lín
    成語解釋:
    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部。
    成語出處:
    毛澤東《矛盾論 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局部,不看全體,只看樹木,不看森林。”
    372

    捉襟肘

    成語拼音:
    zhuō jīn zhǒu jiàn
    成語解釋:
    “捉衿肘”。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
    373

    捉衿肘

    成語拼音:
    zhuō jīn zhǒu jiàn
    成語解釋:
    “捉衿肘”。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曾子居衛,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
    374

    踵決肘

    成語拼音:
    zhǒng jué zhǒu jiàn
    成語解釋:
    踵:腳后跟,伢指鞋后跟;決:裂開。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來,拔一拔鞋,腳后跟露了出來。形容非常貧窮。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納屨而踵決。”
    375

    踵決

    成語拼音:
    zhǒu jiàn zhǒng jué
    成語解釋:
    :出現;踵:腳后跟,指鞋后跟;決:裂開。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來,拔一拔鞋,腳后跟露了出來。形容非常貧窮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讓王》:“捉衿而肘,納履而踵決。”
    376

    真知

    成語拼音:
    zhuó jiàn zhēn zhī
    成語解釋:
    同“真知灼”。正確透徹的解。
    成語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真知,臨時乃能因材器使。”
    377

    昭然可

    成語拼音:
    zhāo rán kě jiàn
    成語解釋:
    昭然:明白的樣子。指明明白白,可以著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明暗之效,葬之吉兇,昭然可矣。”
    378

    直抒己

    成語拼音:
    zhí shū jǐ jiàn
    成語解釋:
    直:直爽;抒:抒發;表達。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意
    成語出處:
    清 方苞《與李剛主書》:“倘鑒愚誠,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語,一切稚芟,而直抒己,以共明孔子之道。”
    379

    卓識遠

    成語拼音:
    zhuó shí yuǎn jiàn
    成語解釋:
    卓:高超;識:識。有遠大的眼光和卓越的
    成語出處:
    鄧小平《發展中日關系要看得遠些》:“去年我們兩國領導人在東京作出了一個具有卓識遠的決策,就是把中日關系放在長遠的角度來考慮,來發展。”
    380

    只聽樓梯響,不人下來

    成語拼音:
    zhǐ tīng lóu tī xiǎng,bù jiàn rén xià lái
    成語解釋:
    比喻只是口頭說說,沒有實際行動。
    成語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三章:“一去就是好些年,說要回來,總是‘只聽樓梯響,不人下來’。”
    * 見的成語,帶見字的成語,包含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