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衣字的成語 (266個)

    161

    不重帛

    成語拼音:
    yī bù chóng bó
    成語解釋:
    帛:布帛。不穿多層服。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尹文子·大道》:“昔晉國苦奢,文公以儉矯之,乃不重帛,食不異肉。”
    162

    不重彩

    成語拼音:
    yī bù chóng cǎi
    成語解釋:
    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著樸素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吳王聞越王盡心自守,食不重味,不重彩,雖有五臺之游,未嘗一日登玩。”
    163

    不重采

    成語拼音:
    yī bù chóng cǎi
    成語解釋:
    重:重疊;采:通“彩”。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著樸素,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不重采。”
    164

    不蓋體

    成語拼音:
    yī bù gài tǐ
    成語解釋:
    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成語出處:
    唐·杜甫《進雕賦表》:“唯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
    165

    不兼彩

    成語拼音:
    yī bù jiān cǎi
    成語解釋:
    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著樸素
    成語出處:
    清·汪琬《敕封徐母劉孺人墓志》:“素無鉛華甘脆之好,不兼彩,食不重味。”
    166

    不兼采

    成語拼音:
    yī bù jiān cǎi
    成語解釋:
    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著樸素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游俠傳·朱家》:“家亡余財,不兼采,食不重味。”
    167

    不解帶

    成語拼音:
    yī bù jiě dài
    成語解釋:
    解帶:解開帶,指脫。因事過度操勞,以致不能脫安睡。也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多指對長輩)。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7回:“任憑少奶奶不解帶,目不交睫,無奈大少爺壽元已盡。”
    168

    不解結

    成語拼音:
    yī bù jiě jié
    成語解釋:
    指不脫外。形容辛勤侍奉,致使不能脫安睡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中州有李生者,娶婦旬余而母病,夫婦更番守侍,不解結者七八月。”
    169

    弊履穿

    成語拼音:
    yī bì lǚ chuān
    成語解釋:
    弊:壞。服破爛,鞋子穿孔。形容貧窮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說苑·善說》:“君將掘君之偶錢,發君之庾粟以補士,則弊履穿而不贍耳。”
    170

    敝履空

    成語拼音:
    yī bì lǚ kōng
    成語解釋:
    服破爛,鞋子穿孔。形容貧窮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鮑宣傳》:“唐尊敝履空,以瓦器飲食,又以歷遺公卿,被虛偽名。”
    171

    被群生

    成語拼音:
    yì bèi qún shēng
    成語解釋:
    被:給人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眾生。比喻恩惠廣施。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論》:“被群生,贍足萬類。”
    172

    不如新,人不如故

    成語拼音:
    yī bù rú xīn,rén bù rú gù
    成語解釋:
    服以新為好,身邊相伴的人以原來的為好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莫若新,人莫若故。”
    173

    帛食肉

    成語拼音:
    yī bó shí ròu
    成語解釋:
    :穿。穿錦,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孟母三移》第四折:“老者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74

    不完采

    成語拼音:
    yī bù wán cǎi
    成語解釋:
    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著樸素。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游俠列傳》:“家無余財,不守采,食不重味。”
    175

    缽相傳

    成語拼音:
    yī bō xiāng chuán
    成語解釋: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成語出處:
    《舊唐書 方伎傳 神秀》:“昔后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缽為記,世相付授。”
    176

    缽相承

    成語拼音:
    yī bō xiāng chéng
    成語解釋:
    缽:僧尼穿的袈裟和盛飯的器皿。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與繼承
    成語出處:
    郭沫若《韓非子的批判》:“韓非書中屢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缽相承。”
    177

    不曳地

    成語拼音:
    yī bù yè dì
    成語解釋:
    曳:拖。服不拖在地上。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成帝紀》:“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不曳地,著布蔽膝,見者以為童仆,使人問乃知其夫人。”
    178

    不遮身

    成語拼音:
    yī bù zhē shēn
    成語解釋:
    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曹州有一個窮漢,叫做賈仁。真是不遮身,食不充口。”
    179

    不遮體

    成語拼音:
    yī bù zhē tǐ
    成語解釋:
    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96回:“后來自己落魄,病在店中,不遮體,食不充饑。”
    180

    裳楚楚

    成語拼音:
    yī cháng chǔ chǔ
    成語解釋:
    裳:裙子;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形容穿戴整齊漂亮
    成語出處:
    《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裳楚楚。”
    * 衣的成語,帶衣字的成語,包含衣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