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衣字的成語 (266個)
-
141
天衣無縫
- 成語拼音:
- tiān yī wú fèng
- 成語解釋:
- 天上神仙的衣服沒有縫兒。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 成語出處:
- 五代 前蜀 牛嶠《靈怪錄 郭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
-
142
無縫天衣
- 成語拼音:
- wú féng tiān yī
- 成語解釋:
- 神話謂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縫合,沒有縫兒。常以比喻詩文等事物沒有一點瑕疵。
- 成語出處:
-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南萬柳堂》:“次韻之作,能如無縫天衣,自非老手莫辦。”
-
143
未明求衣
- 成語拼音:
- wèi míng qiú yī
- 成語解釋:
- 天沒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 成語出處:
- 《梁書·顧協傳》:“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賢如渴,爰發明詔,各舉所知。”
-
144
烏衣門第
- 成語拼音:
- wū yī mén dì
- 成語解釋:
- 指世家望族。
- 成語出處:
- 清·陳維菘《渡江云·揚州感舊》詞:“風流推宋玉,更有烏衣門第舊瑯琊。”
-
145
烏衣子弟
- 成語拼音:
- wū yī zǐ dì
- 成語解釋:
- 指出身貴族的年輕人。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閣含春,便有那烏衣子弟伴紅裙。”
-
146
烏衣之游
- 成語拼音:
- wū yī zhī yóu
- 成語解釋:
- 《宋書·謝弘微傳》:“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混五言詩所云‘昔為烏衣游,戚戚皆親侄’者也。”后因謂親屬間文酒賞會為“烏衣之游”。
- 成語出處:
- 《宋書·謝弘微傳》:“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混五言詩所云‘昔為烏衣游,戚戚皆親侄’者也。”
-
147
行不勝衣
-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shèng yī
- 成語解釋:
- 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體力衰弱。
- 成語出處:
- 《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
-
148
西市朝衣
- 成語拼音:
- xī shì cháo yī
- 成語解釋:
- 西市:北京菜市口刑場;朝衣:官員上朝的衣服。比喻忠臣被冤殺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爰盎晁錯傳》:“乃使中尉召錯,給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
149
相體裁衣
- 成語拼音:
- xiàng tǐ cái yī
- 成語解釋:
- 相:視。量體裁衣,比喻根據實際具體情況而做出計劃和行事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巧團圓·認母》:“且把他性情伎倆數說一番,看他做得什么事來,然后相體裁衣,把個地位安頓他便了。”
-
150
削衣貶食
- 成語拼音:
- xuē yī biǎn shí
- 成語解釋:
- 削:削減;貶:降低。削減衣服,降低飲食水準。比喻省吃儉用,節衣縮食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時公私有余,削衣貶食,不立資遺,以班親舊朋友為義。”
-
151
玄衣督郵
- 成語拼音:
- xuán yī dū yóu
- 成語解釋:
- 督郵:官名。龜的別稱
- 成語出處:
- 晉·崔豹《古今注·魚龜》:“龜名玄衣督郵,鱉名河伯從事。”
-
152
宵衣旰食
- 成語拼音:
- xiāo yī gàn shí
- 成語解釋:
-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 成語出處:
- 唐 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
153
鮮衣好食
- 成語拼音:
- xiān yī hǎo shí
- 成語解釋:
- 華麗的服裝,珍美的飲食。形容生活優裕
- 成語出處:
-
154
襲衣兼食
- 成語拼音:
- xí yī jiān shí
- 成語解釋:
- 襲: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盤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銘》:“居家甚勤儉,無襲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
155
鮮衣良馬
- 成語拼音:
- xiān yī liáng mǎ
- 成語解釋:
- 見“鮮衣怒馬”。
- 成語出處:
-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第三一○引唐·載孚《廣異記·汝陰人》:“汝陰男子姓許,少孤,為人白皙,有姿調,好鮮衣良馬,游騁無度。”
-
156
鮮衣美食
- 成語拼音:
- xiān yī měi shí
- 成語解釋:
- 鮮:有光彩的。穿的是華麗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優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稱此時雖然借寓僧房,圖書滿案,鮮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
157
鮮衣怒馬
- 成語拼音:
- xiān yī nù mǎ
- 成語解釋:
- 美服壯馬。謂服飾豪奢。
- 成語出處:
- 明·沈德符《野獲編·刑部·冤獄》:“群盜得志,彌橫恣為推埋,鮮衣怒馬,以游俠為稱,其魁名朱國臣者,初亦宰夫也。”
-
158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成語拼音:
- xī yī yǒu yī,xī shí yǒu shí
- 成語解釋:
- 惜:愛惜。愛惜衣服,才有衣服穿;愛惜糧食,才有糧食吃。指珍稀財物不浪費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怎么說福不可享盡?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159
衣不蔽體
- 成語拼音:
- yī bù bì tǐ
- 成語解釋:
- 蔽:遮。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當初墳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體,食不充口。”
-
160
衣不布體
- 成語拼音:
- yī bù bù tǐ
- 成語解釋:
- 布:展開。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同州刺史謝上表》:“衣不布體,食無充腸,幼學三年不蒙師訓。”
* 衣的成語,帶衣字的成語,包含衣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