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衣字的成語 (266個)

    121

    投轄

    成語拼音:
    qiān yī tóu xiá
    成語解釋:
    謂拉住客人裳,投其車轄于井。形容殷勤留客。轄,古代車上固定車輪的零件。
    成語出處: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平生自奉甚約,賓客過從,則牽投轄,窮日夕不厭。”
    122

    烏帽

    成語拼音:
    qīng yī wū mào
    成語解釋:
    :自漢以后即為卑賤者之服;烏帽:烏紗帽,本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間。平民的
    成語出處:
    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忠烈青烏帽。”
    123

    肘見

    成語拼音:
    qiān yī zhǒu jiàn
    成語解釋:
    謂牽動一下襟,就露出臂肘。形容不蔽體。語本《莊子·讓王》:“曾子居衛……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正冠而絕纓,捉襟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讓王》:“曾子居衛……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正冠而絕纓,捉襟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124

    弱不勝

    成語拼音:
    ruò bù shèng yī
    成語解釋:
    瘦弱得連服都承受不了。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
    125

    如不勝

    成語拼音:
    rú bù shèng yī
    成語解釋:
    勝:能承受,能承擔。身體不能承受服的重量。形容身體瘦弱。也形容謙退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然。”
    126

    若不勝

    成語拼音:
    ruò bù shèng yī
    成語解釋:
    形容身體羸弱,好像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擔。
    成語出處:
    《淮南子 氾論》:“周公事文王也,行無專制,事無由己,身若不勝,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洞洞屬屬,而將不能,恐失之,可謂能子矣。”
    127

    食淡

    成語拼音:
    shí dàn yī cū
    成語解釋:
    吃清淡食物,穿粗布服。形容生活清寒儉樸
    成語出處:
    宋·蘇軾《與蒲傳正》:“退居之后決不食淡粗,杜門絕客。”
    128

    蔬食布

    成語拼音:
    shū shí bù yī
    成語解釋:
    穿布,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梁書·張嵊傳》:“嵊父臨青州,為土民所害。嵊感家禍,終身蔬食布,手不執刀刃。”
    129

    豕食丐

    成語拼音:
    shǐ shí gài yī
    成語解釋:
    吃豬狗之食,穿乞丐之。比喻極其貧困。
    成語出處:
    清·唐甄《潛書·孝功》:“觀其境內,凍餓僵死猶昔也,豕食丐猶昔也。”
    130

    化緇

    成語拼音:
    sù yī huà zī
    成語解釋:
    緇:黑。因灰塵污染,白變成了黑。形容灰塵極多
    成語出處: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服類》:“故質改化,曰:素化緇。”
    131

    節口

    成語拼音:
    suō yī jié kǒu
    成語解釋:
    指省吃省穿,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宋 蘇軾《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農民之家,量入為出,縮節口,雖貧亦足。”
    132

    節食

    成語拼音:
    suō yī jié shí
    成語解釋:
    省吃省穿。泛指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宋 陸游《劍南詩稿 秋獲歌》:“我愿鄰曲謹蓋藏,縮節食勤耕桑。”
    133

    節食

    成語拼音:
    shěng yī jié shí
    成語解釋:
    省:節約;節:節減。吃飯穿都很節省。形容節儉
    成語出處: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勸葬親》:“勸世人只須得省節食,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這就是造福之門。”
    134

    缺食

    成語拼音:
    shǎo yī quē shí
    成語解釋:
    缺乏食。比喻貧困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廢業,家里一定弄得少缺食,這等苦惱。”
    135

    縮食

    成語拼音:
    shā yī suō shí
    成語解釋:
    “殺”念shài。猶節縮食。明 寧濂《故麗水葉府君墓銘》:“家雖貧,殺縮食,葬宗黨十余。”
    成語出處:
    明·寧濂《故麗水葉府君墓銘》:“家雖貧,殺縮食,葬宗黨十余喪。”
    136

    嗇食

    成語拼音:
    suō yī sè shí
    成語解釋:
    指省吃省穿,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清 梅曾亮《崔恭人墓志銘》:“母縮嗇食,區畫綜理,未嘗使大人憂。”
    137

    圣主垂

    成語拼音:
    shèng zhǔ chuí yī
    成語解釋:
    形容天下太平,無為而治。
    成語出處:
    語出《易 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裳而天下治,蓋取諸葛亮乾坤。”
    138

    食租

    成語拼音:
    shí zū yī shuì
    成語解釋:
    依靠百姓繳納的租稅生活。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下》:“縣官當食租稅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
    139

    推食解

    成語拼音:
    tuī shí jiě yī
    成語解釋:
    推:讓。把穿著的服脫下給別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別人吃。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成語出處:
    《史記 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我,推食食我。”
    140

    炮彈

    成語拼音:
    táng yī pào dàn
    成語解釋:
    用糖裹著的炮彈。比喻反動派用腐蝕、拉攏、誘惑等手段向無產階級進攻或進行顛覆活動。
    成語出處:
    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敵人的糖炮彈,被人家拉過去。”
    * 衣的成語,帶衣字的成語,包含衣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