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虎字的成語 (342個)

    161

    龍幡

    成語拼音:
    lóng fān hǔ dào
    成語解釋:
    將帥之旗。
    成語出處:
    明·陳子龍《少將行》:“五營畫戟青茫茫,龍幡纛云霞墻。”
    162

    龍飛

    成語拼音:
    lóng fēi hǔ tiào
    成語解釋:
    喻筆勢遒勁奔放。
    成語出處:
    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龍飛跳之喻,尚未足云,洵書中集大成手也。”
    163

    狼顧

    成語拼音:
    láng gù hǔ shì
    成語解釋:
    如狼視物。形容威嚴而兇狠。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楊戲傳》“亮南征,留邵為治中從事,是歲卒”裴松之注引晉·常璩《華陽國志》:“亮身仗強兵,狼顧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
    164

    風云

    成語拼音:
    lóng hǔ fēng yún
    成語解釋:
    ①《易·干》:“云從龍,風從。”后以“龍風云”喻英雄豪杰際遇得時。②指君臣遇合。
    成語出處:
    《易·干》:“云從龍,風從。”
    165

    共斗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gòng dòu
    成語解釋:
    斗:爭斗。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今兩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66

    龍化

    成語拼音:
    lóng huà hǔ biàn
    成語解釋:
    《易·革》:“大人變,其文炳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后因以“龍化變”比喻變化莫測。
    成語出處:
    《易·革》:“大人變,其文炳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
    167

    屁股

    成語拼音:
    lǎo hǔ pì gǔ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棘手的事情或危險的處境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不許人講話,老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這種態度的人,十個就有十個要失敗。”
    168

    屁股摸不得

    成語拼音:
    lǎo hǔ pì gu mō bù dé
    成語解釋:
    比喻自以為是了不起,聽不得批評意見,一觸即跳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不許人講話,老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這種態度的人,十個就有十個要失敗。”
    169

    頭上打蒼蠅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dǎ cāng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膽大妄為,自己找死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20回:“問他有腦袋沒有?誰敢在老頭上打蒼蠅。”
    170

    頭上撲蒼蠅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找死。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頭上撲蒼蠅,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171

    頭上搔癢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自量力。
    成語出處: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63回:“今嚴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個仇鸞,尚敵不過他,老頭上搔癢,無補國家,轉取禍戾,何苦何苦!”
    172

    成語拼音:
    liáo hǔ xū
    成語解釋:
    猶捋須。謂冒犯威,擔受風險。唐 裴铏《傳奇·孫恪》:“無何使我撩鬚,幾不脫口耳。”亦省作“ 撩 ”。清 王夫之《章靈賦》:“奮殘形以殆庶兮,危嘆於撩。”
    成語出處:
    173

    成語拼音:
    luō hǔ xū
    成語解釋:
    捋:撫摩。比喻觸犯有權勢的人或冒著很大的風險。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太公道:‘好卻甚好,只是不要捋須。’”
    174

    相斗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dòu
    成語解釋:
    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二》:“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175

    相斗,必有一傷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成語解釋:
    斗:爭斗。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嚴重損害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176

    相爭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
    成語解釋:
    兩只老相互爭斗。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
    成語出處:
    《戰國策 秦策二》:“今兩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史記 春申君列傳》:“天下莫強于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相與斗。”〖示例〗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必有一傷。 ★明 徐元《八義記 張維評話》
    177

    相爭,必有一傷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bì yǒu yī sh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嚴重損害
    成語出處:
    明·徐元《八義記·張維評話》:“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兩相爭,必有一傷。”
    178

    麟角

    成語拼音:
    lín jiǎo hǔ chì
    成語解釋:
    麟之角,之翅。比喻世間不可多得的人才。
    成語出處:
    唐·李商隱《安平公詩》:“府中從事杜與李,麟角翅相過摩。”
    179

    龍江

    成語拼音:
    lóng jiāng hǔ làng
    成語解釋:
    形容慣于興風作浪。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2回:“性明敏,善機變,會妝飾,龍江浪,就是嘲漢子的班頭,壞家規的領袖。”
    180

    龍精

    成語拼音:
    lóng jīng hǔ měng
    成語解釋: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揚。
    成語出處: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沒睡覺,到如今還是龍精猛,表現了兄弟姐妹們對地主的仇恨。”
    * 虎的成語,帶虎字的成語,包含虎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