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虎字的成語 (342個)

    141

    盤龍

    成語拼音:
    jù hǔ pán lóng
    成語解釋:
    形容地勢雄偉壯麗
    成語出處:
    元 湯式《哨遍 新建構欄教坊求贊》:“三尺臺包藏著屯鶯聚燕閑人窟,十字街控帶著踞盤龍舊帝基。”
    142

    詩龍

    成語拼音:
    jiǔ hǔ shī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嗜酒善飲、才高能詩的人。
    成語出處:
    清·丘逢甲《東山酒樓次柳汀韻》:“狂飲且共樓頭醉,酒詩龍各自豪。”
    143

    張威

    成語拼音:
    jiǎ hǔ zhāng wēi
    成語解釋:
    猶言狐假威。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費盡他機智,只是要貪名固位,假張威。”
    144

    拒狼進

    成語拼音:
    jù láng jìn hǔ
    成語解釋:
    見“拒進狼”。
    成語出處:
    呂志伊《讀史感賦》:“拒狼進豈良謀,亡國圖存夫。”
    145

    酒龍詩

    成語拼音:
    jiǔ lóng shī hǔ
    成語解釋:
    見“酒詩龍”。
    成語出處:
    清·丘逢甲《飲鎮平都司署賞菊為題宋人所畫報捷圖》詩:“粵水閩山文武會,酒龍詩主賓才。”
    146

    將門

    成語拼音:
    jiàng mén hǔ zǐ
    成語解釋:
    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門庭。
    成語出處:
    三月夫《吳三貴·異象少年》:“將門子!這孩子面相極佳,將來說不定會是國之棟梁啊!”
    147

    九牛二之力

    成語拼音: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成語解釋:
    九頭牛和兩只老的力氣。比喻非常大的力氣。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點地,有九牛二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148

    鯨吞

    成語拼音:
    jīng tūn hǔ jù
    成語解釋:
    鯨吞:像鯨一樣吞食;據:盤踞。像鯨魚和老一樣窮兇極惡地吞食與占據獵物。比喻吞并土地和財物
    成語出處:
    《舊唐書·蕭銑等傳論》:“自隋朝維絕,宇縣瓜分,小則鼠竊狗偷,大則鯨吞據。”
    149

    鯨吞

    成語拼音:
    jīng tūn hǔ shì
    成語解釋:
    像鯨魚和老一樣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財物。宋·范仲淹《上執政書》:“前代亂離,鯨吞噬,無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為不急之務。”明·張景《飛丸記·明廷張膽》:“他謀多中傷,威權明仗,鯨吞噬,誰敢攔擋?”清·徐芳《諾皋廣志·寒空僧》:“先君子常言以橋
    成語出處:
    宋·范仲淹《上執政書》:“前代亂離,鯨吞噬,無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為不急之務。”
    150

    饑鷹餓

    成語拼音:
    jī yīng è hǔ
    成語解釋:
    比喻兇殘貪婪。
    成語出處:
    《魏書·宗室暉傳》:“侍中盧昶,亦蒙恩眄,故時人號曰:‘餓將軍,饑鷹侍中。’”
    151

    開柙出

    成語拼音:
    kāi xiá chū hǔ
    成語解釋: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后多比喻放縱壞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孔子曰:‘……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152

    苛政猛

    成語拼音:
    kē zhèng měng hǔ
    成語解釋:
    苛政:殘暴地統治。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策比老還要兇惡暴虐
    成語出處:
    續范亭《老婦行》:“軍閥盜賊真可惡!苛政猛向誰訴?”
    153

    苛政猛于

    成語拼音: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成語解釋:
    苛政:指反動統治階級對人民進行殘酷壓迫剝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賦稅等。反動統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還要兇惡暴虐。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也。’”
    154

    狼蟲

    成語拼音:
    láng chóng hǔ bào
    成語解釋:
    ①泛指兇猛的動物。②比喻惡人歹徒。
    成語出處: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轉過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著什么狼蟲豹。”
    155

    狼餐

    成語拼音:
    láng cān hǔ shì
    成語解釋:
    ①同“狼餐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凈盤將軍,若有人請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將各樣好下飯,狼餐噬,則一頓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號為凈盤將軍。”
    156

    狼餐

    成語拼音:
    láng cān hǔ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阮家三兄弟讓吳用吃了幾塊,便吃不得了;那三個狼餐食,吃了一回。”
    157

    狼餐

    成語拼音:
    láng cān hǔ yān
    成語解釋:
    見“狼餐咽”。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二回:“[行者]迎著里面燈光,仔細觀看。只見那大小群妖,一個個狼餐咽,正都吃東西哩。”
    158

    龍馳

    成語拼音:
    lóng chí hǔ zhòu
    成語解釋:
    謂群雄逐鹿。
    成語出處:
    明·沈壽民《江上行》:“龍馳驟真人出,手挽經綸分亂麻。”
    159

    龍蹲

    成語拼音:
    lóng dūn hǔ jù
    成語解釋:
    猶言龍盤踞。
    成語出處:
    宋·丁開《建業》詩:“龍蹲踞江山大,馬去牛來社稷空。”
    160

    拉大旗作

    成語拼音:
    lā dà qí zuò hǔ pí
    成語解釋: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首先應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皮,包著自己,去嚇唬別人。”
    * 虎的成語,帶虎字的成語,包含虎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