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草字的成語 (158個)
-
21
春暉寸草
- 成語拼音:
- chūn huī cùn cǎo
- 成語解釋:
- 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父母對兒女的慈愛撫養。寸草:一寸長的小草;比喻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無限感戴心情。
- 成語出處:
- 唐·孟郊《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22
草間求活
- 成語拼音:
- cǎo jiān qiú huó
- 成語解釋:
- 草間: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馬馬虎虎活下去。
- 成語出處:
- 《晉書 周顗傳》:“吾備位大臣,朝廷喪敗,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
-
23
草菅人命
- 成語拼音:
- cǎo jiān rén mìng
- 成語解釋: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24
草芥人命
- 成語拼音:
- cǎo jiè rén mìng
- 成語解釋:
- 視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殘。同“草菅人命”。
- 成語出處:
- 明 王世貞《觚不觚錄》:“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擁冠蓋揚揚閭里間矣。”
-
25
長林豐草
- 成語拼音:
- cháng lín fēng cǎo
- 成語解釋:
- 幽深的樹林,茂盛的野草。指禽獸棲止的山林草野,舊常喻隱居之地。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
26
草率將事
- 成語拼音:
- cǎo lǜ jiāng shì
- 成語解釋:
- 見“草率從事”。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葉圣陶文集〉自序》:“雖說不愿意十分撤爛污,然而‘半生不熟’‘草率將事’產毛病總不能免。”
-
27
草廬三顧
- 成語拼音:
- cǎo lú sān gù
- 成語解釋:
- 顧:拜訪。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
28
草靡風行
- 成語拼音:
- cǎo mí fē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見“風行草偃”。
- 成語出處:
-
29
草木皆兵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jiē bīng
- 成語解釋:
- 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
30
草木俱朽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jù xiǔ
- 成語解釋:
- 象草木一樣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無建樹。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朱穆傳》:“彼與草木俱朽,此與金石相傾。”
-
31
草滿囹圄
- 成語拼音:
- cǎo mǎn líng yǔ
- 成語解釋: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成語出處:
- 《隋書·劉曠傳》:“在職七年,風教大洽,獄中無系囚,爭訟絕息,囹圄盡皆生草,庭可張羅。”
-
32
草木榮枯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róng kū
- 成語解釋:
- 榮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 成語出處:
- 《大自然的語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侯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
33
草木愚夫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yú fū
- 成語解釋:
- 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0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得什么天時人事。”
-
34
草莽英雄
- 成語拼音:
- cǎo mǎng yī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草莽:草叢,草野。舊時指在山林出沒的農民起義或強盜們中的著名人物。
- 成語出處:
- 馮鏗《紅的日記》:“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
35
草茅之臣
- 成語拼音:
- cǎo máo zhī chén
- 成語解釋:
- 草茅:雜草。比喻在野無權的人
- 成語出處:
- 《儀禮·士相見禮》:“在野則曰草茅之臣。”
-
36
草木知威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zhī wēi
- 成語解釋:
- 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張萬福傳》:“朕謂江淮木草亦知爾威名。”
-
37
草率從事
- 成語拼音:
- cǎo shuài cóng shì
- 成語解釋:
- 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就處理了。形容辦事不認真。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 新唐書本紀書法》:“明初修史時,即據其成文編入,不復彼此互訂,以歸畫一,亦可見其草率從事也。”
-
38
草蛇灰線
- 成語拼音:
- cǎo shé huī x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
- 成語出處:
- 《花月痕》第五回回評:“寫秋痕,采秋,則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線,馬跡蛛絲,隱于不言,細入無間。”
-
39
草率了事
- 成語拼音:
- cǎo shuài liǎo shì
- 成語解釋:
- 了:了結,結束。草率地把事情結束了
- 成語出處:
- 豐子愷《夢耶真耶》:“當時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
-
40
草率收兵
- 成語拼音:
- cǎo shuài shōu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馬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結束了。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應當在處理鬧事的過程中,進行細致的工作,不要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不要‘草率收兵’。”
* 草的成語,帶草字的成語,包含草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