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至字的成語 (132個)
-
61
四至八道
- 成語拼音:
- sì zhì bā dào
- 成語解釋:
- 舊時標志土地界域的用語。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處及通往的道路。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來我看。”
-
62
隨踵而至
- 成語拼音:
- suí zh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一個跟著一個前來。形容人來得多,接連不斷。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三》:“子來,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隨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不亦眾乎!”
-
63
實至名歸
- 成語拼音:
- shí zhì míng guī
- 成語解釋:
- 實:實際的成就;至:達到;名:名譽;歸:到來。有了真正的學識、本領或功業,自然就有聲譽。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倫修行,終受當事之知;實至名歸,反作終身之玷。”
-
64
水至清則無魚
- 成語拼音:
-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 成語解釋:
-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65
神至之筆
- 成語拼音:
- shén zhì zhī bǐ
- 成語解釋:
- 形容藝術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
- 成語出處:
- 清·侯方域《倪云林十萬圖記》:“其皺擦勾斫、分披糾合,無一不備神至之筆,豈可以一律論耶!”
-
66
推崇備至
- 成語拼音:
- tuī chóng bèi zhì
- 成語解釋:
- 推崇:推重,敬佩。極其推重和敬佩。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八回:“所談西國政治、藝術,石破天驚,推崇備至,私心竊以為過當。”
-
67
沓來麕至
- 成語拼音:
- tà lái yǒu zhì
- 成語解釋:
- 同“沓來踵至”。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匈牙利愛國者噶蘇士傳·匈國之內亂及其原因》:“至難至險之現象,沓來麕至。”
-
68
沓來踵至
- 成語拼音:
- tà lái zhǒng zhì
- 成語解釋:
- 指紛紛到來。亦作“踏來麕至”。
- 成語出處:
- 清林則徐《札南澳鎮飭嚴辦東路販煙外國船只》:“倘敢抗違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轟擊,或用火燒,務使創巨痛深,始免沓來踵至。”
-
69
通前至后
- 成語拼音:
- tōng qián zhì hòu
- 成語解釋:
- 見“通前徹后”。
- 成語出處:
- 《平妖傳》第十一回:“先從左壁上起,將手捻定,通前至后,凡有字處,次等拂過,共一十三張。”
-
70
通首至尾
- 成語拼音:
- tōng shǒu zhì wěi
- 成語解釋:
- 從開始到結尾。猶言原原本本。
- 成語出處: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3回:“蕙娘將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說了一遍。”
-
71
聞風而至
- 成語拼音:
- wén fē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一聽到消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1回:“舅兄只顧要將細鳥帶回船去,剛才被他這陣亂叫,以致眾獸聞風而至,幾乎性命不保。”
-
72
無脛而至
- 成語拼音:
- wú jì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猶無脛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愛賢者之門。
- 成語出處:
-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卒乎!”
-
73
刎頸至交
- 成語拼音:
- wěn jǐng zhì jiāo
- 成語解釋:
- 刎頸:割脖子;交:交情。比喻情誼深厚,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清·遯廬《童子軍·賣友》:“倘若將他首發,豈不是把那刎頸至交,做成一個負心賊子么?”
-
74
無所不至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bù zhì
- 成語解釋:
- 至:到。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壞事都做絕了。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
75
無微不至
- 成語拼音:
- wú wēi bù zhì
- 成語解釋:
- 微:細微;至: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 成語出處:
- 宋 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札》:“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
-
76
物至則反
- 成語拼音:
- wù zhì zé fǎn
- 成語解釋:
- 同“物極則反”。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臣聞物至則反,冬夏是也。”
-
77
相繼而至
- 成語拼音:
- xiāng jì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接連不斷地到來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王平傳》:“涪諸軍及大將軍費袆自成都相繼而至。”
-
78
一秉至公
- 成語拼音:
- yī bǐng zhì gōng
- 成語解釋:
- 秉:掌握、主持;至:極、最。辦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無私。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卻不以此為輕重,委差委缺,仍舊是一秉至公。”
-
79
一片至誠
- 成語拼音:
- yī piàn zhì chéng
- 成語解釋:
- 至誠:極端的誠心。一片極端的誠心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圣人望下一看,見他正是服官從政的年紀,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
80
飲至策勛
- 成語拼音:
- yǐn zhì cè xūn
- 成語解釋:
- 飲至:古代諸侯朝、會、盟、伐后去宗廟飲酒;策勛:計功。指慶功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廟,反行飲至,舍爵策勛焉。”
* 至的成語,帶至字的成語,包含至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