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而字的成語 (727個)

    141

    立之年

    成語拼音:
    ér lì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三十歲的代稱。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至于學,三十立,四十不惑。”
    142

    膚寸

    成語拼音:
    fū cùn ér hé
    成語解釋:
    謂(云氣)逐漸集合。
    成語出處:
    《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觸石出,膚寸合,不崇朝遍雨乎天下者,維泰山爾。”
    143

    赴東海

    成語拼音:
    fù dōng hǎi ér sǐ
    成語解釋:
    赴:往,去。跳進東海淹死。形容決心很大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彼則肆然為帝,則連有赴東海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144

    不驕

    成語拼音:
    fù ér bù jiāo
    成語解釋:
    驕:驕傲。雖已富有但不驕傲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十三年》:“富不驕者鮮,吾唯子之見。”
    145

    不校

    成語拼音:
    fàn ér bù jiào
    成語解釋:
    犯:冒犯;校:計較。別人冒犯了;也不計較。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不校。”
    146

    不實

    成語拼音:
    fú ér bù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知識淺薄;基礎不扎實。形容作風浮泛;不深入不踏實。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反過來‘嬉’字不作懶惰解釋,要當作浮不實的不敬來講。”
    147

    好禮

    成語拼音:
    fù ér hào lǐ
    成語解釋:
    禮:社會規范、道德準則。富有又彬彬有禮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子曰:‘可也;未若貧樂,富好禮者也。’”
    148

    咶天

    成語拼音:
    fú ér shì tiān
    成語解釋:
    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與所求不一致,無法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仲尼》:“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猶伏咶天,救經引其足也。”
    149

    無驕

    成語拼音:
    fù ér wú jiāo
    成語解釋:
    驕:驕傲。雖已富有但不驕傲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子貢曰:‘貪無諂,富無驕,何如?’”
    150

    勿校

    成語拼音:
    fàn ér wù xiào
    成語解釋:
    見“犯不校”。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兇手或其幫閑們,這才贈人以‘犯勿校’或‘勿念舊惡’的格言。”
    151

    治之

    成語拼音:
    fēn ér zhì zhī
    成語解釋:
    ①分別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國家、民族或宗教等產生分裂,然后對其進行控制和統治。
    成語出處:
    清·俞樾《群經平議·周官二》“巫馬下士二人醫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治之,是亦不自醫也。”
    152

    泛泛

    成語拼音:
    fàn fàn ér tán
    成語解釋: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談談。
    成語出處:
    茅盾《怎樣評價〈青春之歌〉》:“也由于時間關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讀一遍然后執筆,故只能泛泛談,不能引證原文作具體的分析。”
    153

    焚林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liè
    成語解釋:
    焚燒樹木林,獵取禽獸。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久打算。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不涸澤漁,不焚林獵。”
    154

    焚林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shòu
    成語解釋:
    同“焚林田”。
    成語出處: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虜議》:“是由涸澤漁,焚林狩。”
    155

    焚林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
    成語解釋:
    燒毀樹林以獵取野獸。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成語出處:
    《韓非子·難一》:“焚林田,偷取多獸;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后必無復。”
    156

    焚林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
    成語解釋:
    同“焚林田”。
    成語出處:
    宋·秦觀《李訓論》:“焚林畋,明年無獸;竭澤魚,明年無魚。”
    157

    焚林田,竭澤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jié zé ér yú
    成語解釋:
    竭:使……干涸;漁:打魚。燒毀森林捕捉野獸,排干湖水去捕捉魚。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不留余地。
    成語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鉆燧取火,構木為臺,焚林田,竭澤漁。”
    158

    奮袂

    成語拼音:
    fèn mèi ér qǐ
    成語解釋:
    奮袂:揮袖。袖子一揮站起來。形容奮然起。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5回:“莊王方進午膳,聞申舟見殺,投箸于席,奮袂起。”
    159

    反其道行之

    成語拼音: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成語解釋: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辦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對方相反的方法行事。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勸你去做教習,你卻去做學生,未免反其道行之了!”
    160

    廢然

    成語拼音:
    fèi rán ér fǎn
    成語解釋:
    廢然:形容疑慮消除。原指怒氣消失;恢復常態。現指敗興歸。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德充符》:“我拂然怒,適先生之所,則廢然反。”
    * 而的成語,帶而字的成語,包含而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