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而字的成語 (727個)

    321

    不秀

    成語拼音:
    miáo ér bù xiù
    成語解釋:
    指莊稼出了苗沒有開花結果。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苗不秀者有矣夫!秀不實者有矣夫!”
    322

    歿不朽

    成語拼音:
    mò ér bù xiǔ
    成語解釋:
    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與劉總詔》:“卿之先父,為朕元臣,大節殊功,歿不朽。”
    323

    不言

    成語拼音:
    mì ér bù yán
    成語解釋:
    見“秘不露”。
    成語出處:
    晉·干寶《搜神記》第七卷:“騁益憂懼,秘不言。”
    324

    滿不溢

    成語拼音:
    mǎn ér bù yì
    成語解釋:
    器物已滿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資財不浪用,有才能不自炫,善于節制守度。
    成語出處:
    《孝經·諸侯章》:“在上不驕,高不危;制節謹度,滿不溢。”
    325

    好學

    成語拼音:
    mǐn ér hǎo xué
    成語解釋:
    敏:聰明。天姿聰明且喜好學習。
    成語出處: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326

    歿無朽

    成語拼音:
    mò ér wú xiǔ
    成語解釋:
    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成語出處:
    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憑風云于異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歿無朽。”
    327

    知反

    成語拼音:
    mí ér zhī fǎn
    成語解釋:
    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袁術傳》:“若迷知反,尚可以免。”
    328

    知返

    成語拼音:
    mí ér zhī fǎn
    成語解釋:
    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成語出處:
    《宋書 二兇傳 元兇劭》:“所以淹霆緩電者,猶冀弟迷知返耳。”
    329

    鳴鼓

    成語拼音:
    míng gǔ ér gōng
    成語解釋:
    大張旗鼓地加以討伐。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季氏富于周公,求也為之聚斂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攻之可也。’”
    330

    鳴鼓攻之

    成語拼音: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成語解釋:
    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成語出處:
    《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攻之可也。”
    331

    沐猴

    成語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成語解釋: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獼猴裝扮成人樣。比喻徒有儀表或地位無真本領;也可形容壞人裝扮成好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冠耳,果然。”
    332

    木猴

    成語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成語解釋: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成語出處:
    明·沈采《千金記·會宴》:“項王乃是木猴冠,不足謀天下矣。”
    333

    慕名

    成語拼音:
    mù míng ér lái
    成語解釋:
    指仰慕名聲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2.3.14:“不少中外旅游者紛紛慕名來,西安更成了世人矚目的地方。”
    334

    目逆

    成語拼音:
    mù nì ér sòng
    成語解釋:
    逆:迎。目逆:眼睛迎著當面走過來的人。眼睛注視著迎來,注視著送走。形容對所見的人十分關注或敬佩。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元年》:“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于路,目逆送之,曰:‘美艷。’”
    335

    面墻

    成語拼音:
    miàn qiáng ér lì
    成語解釋:
    比喻不學之人,如面對墻壁立,一無所見。
    成語出處:
    《尚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安國傳:“人不學,其猶正墻面立。”
    336

    鳴琴

    成語拼音:
    míng qín ér zhì
    成語解釋:
    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單父治。”
    337

    捫虱

    成語拼音:
    mén shī ér tán
    成語解釋:
    捫:按。一面捺著虱子,一面談著。形容談吐偷竊,無所畏忌。
    成語出處:
    《晉書·王猛傳》:“桓溫入關,猛被褐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言,旁若無人。”
    338

    捫虱

    成語拼音:
    mén shī ér yán
    成語解釋:
    捫: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談話。形容不拘細節,隨便談話。亦作“捫虱談”、“捫虱傾談”。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王猛傳》:“桓溫入關,猛被褐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言,旁若無人。”
    339

    滿載

    成語拼音:
    mǎn zài ér guī
    成語解釋:
    滿:滿滿地;載:裝載;歸:返回。東西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極豐富。也作“捆載歸”或“滿車歸”。
    成語出處:
    宋 倪思《經鉏堂雜志》:“里有善干謁者,徒有出,滿載歸,里人無不羨之。”
    340

    不渝

    成語拼音:
    niè ér bù yú
    成語解釋:
    涅:黑泥;渝:改變。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周故內供奉學士懷州河內縣尉陳君碩人墓志銘》:“非淳人淑士,其誰能涅不渝哉?”
    * 而的成語,帶而字的成語,包含而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