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立字的成語 (194個)

    141

    三分鼎

    成語拼音:
    sān fēn dǐng lì
    成語解釋:
    比喻三方分,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成語出處:
    《魏書 匈奴劉聰等傳序》:“論土不出江漢,語地僅接褒斜,而謂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比蹤王者。”
    142

    樹功

    成語拼音:
    shù gōng lì yè
    成語解釋:
    樹:建;業:業績。建功勛和業績
    成語出處:
    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書》:“未有不得多士之盡心,而得樹功業流于歌詩也,況于諸侯哉!”
    143

    誅必

    成語拼音:
    shǎng lì zhū bì
    成語解釋:
    謂該賞的即賞,該罰的一定罰。
    成語出處:
    清·侯方域《豫省試策》:“賞誅必,雖失十左氏無傷也;賞不,誅不必,雖得十左氏無益也。”
    144

    三十而

    成語拼音:
    sān shí ér lì
    成語解釋:
    指人在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
    145

    樹俗

    成語拼音:
    shù sú lì huà
    成語解釋:
    風俗教化。
    成語出處:
    《鹖冠子·王鈇》:“世莫不言樹俗化,彼獨河道之行以至于此?”
    146

    身無

    成語拼音:
    sheng wu li zhui
    成語解釋:
    沒有寸土可以容身。比喻極小的地方。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1回:“今日身無錐,誠恐有誤諸君。”
    147

    上無片瓦,下無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豐化和尚》:“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
    148

    上無片瓦,下無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
    149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九回:“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賣來喂了指頭,弄得上無片瓦遮身,下無錐之地,只得仍縮在娘身邊。”
    150

    樹元

    成語拼音:
    shù yuán lì dí
    成語解釋:
    嫡長子為儲君。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太子恩詔》:“王公卿士,咸以為樹元嫡,有邦所先,守器傳統,于斯為重。”
    151

    事預則

    成語拼音:
    shì yù zé lì
    成語解釋:
    指無論做什么事,事前有準備就會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凡事預則,不預則廢。”
    152

    三足鼎

    成語拼音:
    sān zú dǐng lì
    成語解釋: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圓形;三足;兩耳。像三條腿的鼎那樣著。比喻三方分的局面。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欲三分鼎,連衡合從,也宜以時定。”
    153

    獨行

    成語拼音:
    tè lì dú xíng
    成語解釋:
    特:獨特;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潔,不同流俗。
    成語出處:
    《禮記·儒行》:“其特獨行,有如此者。”
    154

    亭亭玉

    成語拼音:
    tíng tíng yù lì
    成語解釋:
    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麗的花木。亭亭:高聳直的樣子;玉:比喻身材高而美麗。
    成語出處:
    《北齊書 徐之才傳》:“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
    155

    頑廉懦

    成語拼音:
    wán lián nuò lì
    成語解釋:
    使貪婪的人能夠廉潔,使怯弱的人能夠自。舊時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志。”
    156

    錐之地

    成語拼音: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沒有錐子的地方。比喻連極小的地方也沒有。后常形容貧窮。
    成語出處:
    《莊子 盜跖》:“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呂氏春秋 為欲》:“無錐之地,至貧也。”
    157

    足之地

    成語拼音:
    wú lì zú zhī dì
    成語解釋:
    沒有插錐尖的一點地方。形容極其貧困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賈政聽說,忙叩頭說道:‘母親如此說,兒子無足之地了。’”
    158

    錐之地

    成語拼音:
    wáng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亡:無;錐:插錐子。沒有插錐尖的一點地方。形容極其貧困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錐之地。”
    159

    巍然聳

    成語拼音:
    wēi rán sǒng lì
    成語解釋:
    巍然:高大雄偉的樣子。比喻像高山一樣聳,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孫世愷《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在天安門右前方,巍然聳著一坐雄偉壯麗的大廈,這就是人民大會堂。”
    160

    巍然挺

    成語拼音:
    wēi rán tǐng lì
    成語解釋:
    巍然:高大的樣子。比喻像高山一樣聳,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肖兵《太行青松》:“山上那濃郁蔥蘢的松柏,巍然挺,充滿生機。”
    * 立的成語,帶立字的成語,包含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