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離字的成語 (159個)

    121

    三句不本行

    成語拼音: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成語解釋:
    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清 頤瑣《黃繡球》第十回:“我是業醫的,你們不要笑我三句不本行。”
    122

    三句話不本行

    成語拼音:
    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成語解釋:
    行:行當,職業。指人的言語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范圍。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送給人看。”
    123

    聚散

    成語拼音:
    shōu lí jù sàn
    成語解釋:
    見“收糾散”。
    成語出處:
    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收聚散,咸安其居。”
    124

    糾散

    成語拼音:
    shōu lí jiū sàn
    成語解釋:
    收集散者。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荀彧傳》:“若紹收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
    125

    麥秀

    成語拼音:
    shǔ lí mài xiù
    成語解釋:
    哀傷亡國之辭。
    成語出處:
    《詩經·王風·黍》:“彼黍,彼稷之苗。行邁靡磨,中心搖搖。”《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與我好兮。”
    126

    死別

    成語拼音:
    shēng lí sǐ bié
    成語解釋:
    活人之間的分就像與死者永別一樣。形容很難再見面或永遠分別。
    成語出處:
    《陳書 徐陵傳》:“況吾生死別,多歷暄寒,孀室嬰兒,何可言念。”
    127

    死絕

    成語拼音:
    shēng lí sǐ jué
    成語解釋:
    形容很難再見的別或永久的
    成語出處:
    《晉書·殷仲堪傳》:“而一旦幽縶,生死絕,求之于情,可傷之甚。”
    128

    之悲

    成語拼音:
    shǔ lí zhī bēi
    成語解釋:
    黍:谷子。對故國的懷念。指國破家亡的悲傷
    成語出處:
    宋·姜夔《揚州慢·序》:“千巖老人以為有黍之悲也。”
    129

    職守

    成語拼音:
    shàn lí zhí shǒu
    成語解釋:
    擅:隨便,任意。擅自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能盡守自己的職責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4回:“見面之后,不由分說,拿隨太爺一把辮子,說他擅職守,捏稱回任。”
    130

    身首分

    成語拼音:
    shēn shǒu fēn lí
    成語解釋:
    身:軀干;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暴骨草澤。”
    131

    首身分

    成語拼音:
    shǒu shēn fēn lí
    成語解釋: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
    132

    瑣尾流

    成語拼音:
    suǒ wěi liú lí
    成語解釋:
    瑣尾:細小時美好;流:梟的別名。梟細小時怪可愛,長大后卻非常丑惡。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旄丘》:“瑣兮尾兮,流之子。”
    133

    挑撥

    成語拼音:
    tiǎo bō lí jiàn
    成語解釋:
    搬弄是非;使別人不團結。挑撥:引起;挑動;間:隔開、拆散;使人不和睦。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9回:“這個姓胡名福,最愛挑撥間。”
    134

    萬變不其宗

    成語拼音:
    wàn biàn bù lí qí zōng
    成語解釋: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成語出處:
    徐特立《抗戰給我的機會》:“對任何人,無論相識不相識的,總是一套話。言論有系統,萬變不其宗。”
    135

    瓦罐不井口破

    成語拼音:
    wǎ guàn bù lí jǐng kǒu pò
    成語解釋:
    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擔著風險干事難免會失手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他是二夫人,你是伴當,你兩個有這等勾當,道不的瓦罐不井口破。”
    136

    瓦罐不井上破

    成語拼音:
    wǎ guàn bù lí jǐng shàng pò
    成語解釋:
    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擔著風險干事難免會失手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自古瓦罐不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只管做過沒天理的勾當,終須不是個好結果。”
    137

    鄉貴

    成語拼音:
    wù lí xiāng guì
    成語解釋:
    物品產地越遠越貴重。
    成語出處:
    明 沈璟《埋劍記 柔遠》:“自古道物鄉貴,人鄉賤;這語話,信非假,到如今轉憶家。”
    138

    下筆千言,題萬里

    成語拼音: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
    成語解釋:
    寫了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接觸到主題。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題萬里’,仿佛像個才子,實則到處害人。”
    139

    析交

    成語拼音:
    xī jiāo lí qīn
    成語解釋:
    間親友。
    成語出處:
    《莊子 漁父》:“析交親謂之賊。”
    140

    月會

    成語拼音:
    xīng lí yuè huì
    成語解釋:
    猶言時分時合,時去時來。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鬼妻》:“從此星月會,積有年余。”
    * 離的成語,帶離字的成語,包含離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