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相字的成語 (530個)

    401

    畢露

    成語拼音:
    xiōng xiàng bì lù
    成語解釋:
    兇惡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來。畢:完全。
    成語出處:
    柯巖《追趕太陽的人》:“吳丙治向他征收稅款時,他~地威脅:‘誰有錢給你,小心你的腦袋吧!’”
    402

    習成風

    成語拼音:
    xiāng xí chéng fēng
    成語解釋:
    習:習慣。指都習慣于某種做法或看法,而成為一種風習。
    成語出處:
    宋 高登《高東溪集 蔽主下》:“各挾所能以媒進,阿諛軟熟,習成風。”
    403

    習成俗

    成語拼音:
    xiāng xí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習:習慣于。互因襲,而形成一種習俗
    成語出處: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理》:“今雖至愚人,悖戾恣睢,其處斷一事,責詰一人,莫不輒曰理者,自宋以來,始習成俗。”
    404

    須而行

    成語拼音:
    xiāng xū ér xíng
    成語解釋:
    須:需要,依存。互依存而行動一致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陶傳》:“夫天之與帝,帝之與人,猶頭之與足,須而行也。”
    405

    形見絀

    成語拼音: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成語解釋:
    形:比較;見:顯示出;絀:不夠;不足。和同類的事物比較;顯出不足。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見婁樸,同窗共硯,今日形見絀。難說心中不鼓動么?”
    406

    形見拙

    成語拼音:
    xiāng xíng jiàn zhuō
    成語解釋:
    見“形見絀”。
    成語出處:
    郭沫若《蒲劍集·“民族形式”商兌》:“皮簧劇在戲劇構成上也占著超越的地位,但把來和近代小說與近代話劇比較,由于內容的陳舊,是不免形見拙的。”
    407

    形失色

    成語拼音:
    xiāng xíng shī sè
    成語解釋:
    形:對照。比之下;顯得不足。
    成語出處:
    秦牧《在仙人掌叢生的地方》:“仙人掌終于鍛煉出現在這樣一種使普通植物為之形失色的倔強性格和卓特風貌。”
    408

    須為命

    成語拼音:
    xiāng xū wéi mìng
    成語解釋:
    依靠著過日子。泛指互依靠,誰也離不開誰
    成語出處:
    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須為命。”
    409

    息息

    成語拼音:
    xī xī xiāng guān
    成語解釋:
    息:呼吸。呼吸也互關連。形容非常密切。
    成語出處:
    清 嚴復《救亡決論》:“二者皆與扎營踞地息息關者也。”
    410

    成語拼音:
    xiāng xǔ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謂互救助。語本《莊子·大宗師》:“呴以濕。”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大宗師》:“呴以濕。”
    411

    成語拼音:
    xiāng xǔ xiāng rú
    成語解釋:
    呴:吐口水;濡:沾濕。互吐口水,濕潤對方。比喻在困境中互救助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泉涸,魚與處于陸,呴以濕,濡以沫,不如忘于江湖。”
    412

    息息

    成語拼音:
    xī xī xiāng tōng
    成語解釋:
    連呼吸都是共同的;通的。比喻彼此關系密切。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他這店就是華中堂的本錢,他們里里頭息息通,豈有不曉得的道理?”
    413

    惺惺

    成語拼音:
    xīng xīng xiāng xī
    成語解釋:
    性格、志趣、境遇同的人互愛護、同情、支持。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他若是共小生,廝覷定,隔墻兒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414

    心心

    成語拼音:
    xīn xīn xiāng yìn
    成語解釋:
    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成語出處: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印,印印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415

    喣以沫

    成語拼音:
    xiāng xǔ yǐ mò
    成語解釋:
    喣:吐口水。彼此吐口水來濕潤對方。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幫助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詰鮑》:“儉以率物,以為美談,所謂盜跖分財,取少為讓,陸處之魚,喣以沫也。”
    416

    呴以濕

    成語拼音:
    xiāng xǔ yǐ shī
    成語解釋:
    彼此以呼出的氣濕潤對方。《莊子·大宗師》:“泉涸,魚與處于陸,呴以濕,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氣濕。”后以喻在困難時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幫助。
    成語出處: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與處于陸,呴以濕,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氣濕。”
    417

    應不理

    成語拼音:
    xiāng yìng bù lǐ
    成語解釋:
    應:回應。指對別人的勸說、要求置之不理
    成語出處:
    謝覺哉《整瘋子》:“一些頭腦較清醒的人勸他看看現實,懸崖勒馬、不要摔下崖去,他都應不理。”
    418

    映成趣

    成語拼音:
    xiāng yìng chéng qù
    成語解釋:
    映:對照;趣:興味。互襯托著;顯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成語出處:
    朱自清《“子夜”》:“寫馮云卿等三人作公債而失敗,那不過點綴點綴,取其與吳趙兩巨頭映成趣,覺得熱鬧些。”
    419

    沿成俗

    成語拼音:
    xiāng yán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因襲某種做法傳下來,形成風俗習慣。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3回:“又龍舟競渡之戲,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吳,沿成俗。”
    420

    沿成習

    成語拼音:
    xiāng yán chéng xí
    成語解釋:
    依照傳下來的一套慢慢地成了習慣。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一章:“在石湖,若干年來沿成習,所有的紅白喜事,大小壽慶,逢年過節,請客送禮,少不了一條紅荷包鯉。”
    * 相的成語,帶相字的成語,包含相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