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相字的成語 (530個)

    381

    時而動

    成語拼音:
    xiāng shí ér dòng
    成語解釋:
    時:看準時機。觀察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而行動。
    成語出處:
    《左傳·隱公十一年》:“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
    382

    視而笑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ér xiào
    成語解釋:
    雙方互看著,發出會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態。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慧生指與老殘看,彼此視而笑。”
    383

    視而笑,莫逆于心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
    成語解釋: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成語出處:
    《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視而笑,莫逆于心,遂與為友。”
    384

    失交臂

    成語拼音:
    xiāng shī jiāo bì
    成語解釋:
    《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后以“失交臂”喻機會錯過。
    成語出處:
    《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385

    視莫逆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mò nì
    成語解釋:
    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視而笑,莫逆于心,遂與為友。”
    386

    視失色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shī sè
    成語解釋:
    彼此看,變了臉色。多形容驚慌、驚詫的情狀
    成語出處:
    錢基博《吳祿貞傳》:“時良弼、姚錫光在座,視失色。”
    387

    成語拼音:
    xiāng shēng xiāng chéng
    成語解釋:
    轉化,互促進
    成語出處:
    宋·陳亮《量度權衡策》:“律生而為度量權衡,制器以盡天下之變,是豈可以常法而論其成之義乎!”
    388

    成語拼音:
    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成語解釋:
    見“克”。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十六:“便有五行金木,克。”
    389

    心手

    成語拼音:
    xīn shǒu xiāng wàng
    成語解釋:
    極言得心應手。
    成語出處:
    清·包世臣《再與楊季子書》:“子瞻機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忘,獨立千載。”
    390

    心手

    成語拼音:
    xīn shǒu xiāng yìng
    成語解釋:
    形容手法熟練,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成語出處:
    《梁書 蕭子云傳》:“筆力勁駿,心手應。”
    391

    鼠有皮

    成語拼音:
    xiàng shǔ yǒu pí
    成語解釋:
    :視。看看老鼠尚且還有皮。舊指人須知廉恥,要講禮義。
    成語出處:
    《詩經·鄘風·鼠》:“鼠有皮,人而無儀(通“義”);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392

    鼠之刺

    成語拼音:
    xiàng shǔ zhī cì
    成語解釋:
    :視;鼠:《詩經》的篇名。看看老鼠尚且還有皮。指人須知廉恥,要講禮義
    成語出處:
    清·程允升《幼學故事瓊林·鳥獸》:“人惟有禮,庶可免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異禽獸之心。”
    393

    提并論

    成語拼音:
    xiāng tí bìng lùn
    成語解釋:
    提:比;對照;并:一起;并列;論:談論;對待。把兩個人或兩件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394

    體裁衣

    成語拼音:
    xiàng tǐ cái yī
    成語解釋:
    :視。量體裁衣,比喻根據實際具體情況而做出計劃和行事
    成語出處:
    清·李漁《巧團圓·認母》:“且把他性情伎倆數說一番,看他做得什么事來,然后體裁衣,把個地位安頓他便了。”
    395

    提而論

    成語拼音:
    xiāng tí ér lùn
    成語解釋: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396

    為表里

    成語拼音:
    xiāng wéi biǎo lǐ
    成語解釋:
    表里:指內外。甲為乙的外表,乙為甲的內里。比喻互依存,互接受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荀彧傳》:“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為表里。”
    397

    忘江湖

    成語拼音:
    xiāng wàng jiāng hú
    成語解釋:
    指魚在江湖里彼此忘。形容彼此間無急切的需要而互忘記,各不關心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泉涸,魚與處于陸,呴以濕,濡以沫,不如忘于江湖。”
    398

    忘形骸

    成語拼音:
    xiāng wàng xíng hái
    成語解釋:
    謂彼此不拘形跡,無所顧忌。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梅》:“答云:‘小梅事我年余,忘形骸,我已婉求之矣。’”
    399

    銜尾

    成語拼音:
    xián wěi xiāng suí
    成語解釋:
    銜:馬嚼子;尾:馬尾巴。馬嚼子接著馬尾巴。形容一個緊跟著一個,成單行前進。
    成語出處:
    《漢書·匈奴傳》:“如遇險阻,銜尾隨。”
    400

    銜尾

    成語拼音:
    xián wěi xiāng shǔ
    成語解釋:
    銜:馬嚼子;尾:馬尾巴。馬嚼子接著馬尾巴。形容一個緊跟著一個,成單行前進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前馬已進,后馬續來,似不絕者,古人謂之銜尾屬,即其義也。”
    * 相的成語,帶相字的成語,包含相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