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目字的成語 (444個)

    321

    切齒

    成語拼音:
    nù mù qiè chǐ
    成語解釋:
    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憤恨之極的樣子。切齒:咬緊牙齒。
    成語出處:
    晉 劉伶《酒德頌》:“怒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
    322

    相視

    成語拼音:
    nù mù xiāng shì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23

    怒眉睜

    成語拼音:
    nù méi zhēng mù
    成語解釋:
    瞪大眼睛,咬緊牙關。形容憤恨之極
    成語出處:
    茅盾《大澤鄉》:“是站著的滿臉通紅怒眉睜的兩個人。但只是‘兩個’人!”
    324

    睜眉

    成語拼音:
    nù mù zhēng méi
    成語解釋:
    瞪大眼睛,咬緊牙關。形容憤恨之極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但見趙云怒睜眉,只待廝殺。”
    325

    獰髯張

    成語拼音:
    níng rán zhāng mù
    成語解釋:
    猶言吹胡瞪眼。形容暴怒。
    成語出處:
    清·王韜《甕牖馀談·賊中悍酋記》:“曾賊知軍門自至,突出欲擒之,獰髯張,勇氣百倍,直呼軍門名。”
    326

    傾耳戴

    成語拼音:
    qīng ěr dài mú
    成語解釋:
    傾耳:側著耳朵細心傾聽;戴:仰視。認真聽,抬頭看。形容殷切期盼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山傳》:“使天下之人戴而視,傾耳耳聽。”
    327

    傾耳拭

    成語拼音:
    qīng ěr shì mù
    成語解釋:
    傾耳:側著耳朵;拭:擦眼睛。認真聽,仔細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陸游《上殿札子》:“恭惟陛下龍飛御極之初,天下傾耳拭之時,所當戒者,惟嗜好而已。”
    328

    傾耳注

    成語拼音:
    qīng ěr zhù mù
    成語解釋:
    :集中視線注意看。原形容權勢極大,為眾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夫能使天下傾耳注者,當權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
    329

    鉗口側

    成語拼音:
    qián kǒu cè mù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30

    箝口側

    成語拼音:
    qián kǒu cè mù
    成語解釋:
    箝口:閉口不說話;側:怒而視。閉嘴怒而視。形容敢怒不敢言
    成語出處:
    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上》:“上司薦之曰干員,同僚推之曰能吏,小民之受其魚肉者,雖痛心疾首箝口側,而無奈何也。”
    331

    巧立名

    成語拼音:
    qiǎo lì míng mù
    成語解釋:
    :各種名稱、項。用欺騙的手段設立各種名;以達到不正當的。
    成語出處:
    明 李開先《閑居集》:“又將郭宗報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頃余,不補原包套征糧地數,巧立名,作為冊外,私自收受。”
    332

    后凡

    成語拼音:
    qián mù hòu fán
    成語解釋:
    :細;凡:概略。《春秋》的一種筆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復出現,對前者詳加說明,后者概略敘述。
    成語出處:
    《公羊傳·僖公五年》:“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戴。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見者,前而后凡也。”
    333

    欺人眼

    成語拼音:
    qī rén yǎn mù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34

    巧作名

    成語拼音:
    qiǎo zuò míng mù
    成語解釋:
    巧立名
    成語出處:
    宋·蘇軾《論役法差雇利害起請畫一狀》:“今來計會六色人戶故免役錢,正與添錢無異,雖巧作名,其實一般。”
    335

    惹人注

    成語拼音:
    rě rén zhù mù
    成語解釋:
    惹:招惹,引起。引起別人的注意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9回:“又怕衣服不合時令,未免惹人注,也且炎熱難當,卻不敢再走鬧市。”
    336

    死不閉

    成語拼音:
    sǐ bù bì mù
    成語解釋:
    死了也不閉眼。指人死的時候心里還有放不下的事。形容極不甘心
    成語出處:
    《舊唐書·韓愈傳》:“窮思畢精,以贖前過,懷痛窮天,死不閉。”
    337

    死不瞑

    成語拼音:
    sǐ bù míng mù
    成語解釋:
    死了也不閉眼。指人將要死之時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來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實現;死不甘心。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堅傳》:“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
    338

    士別三日,刮相待

    成語拼音:
    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別三日,即更刮相待。”
    339

    手揮

    成語拼音:
    shǒu huī mù sòng
    成語解釋:
    手揮:揮動手指彈琴;送:眼睛追視歸鴻。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稽康《四言贈兄秀才公穆入軍》詩:“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340

    寸光

    成語拼音:
    shǔ mù cùn guāng
    成語解釋: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光短淺;沒有遠見。
    成語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贊。”
    * 目的成語,帶目字的成語,包含目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