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目字的成語 (444個)
-
281
目送手揮
- 成語拼音:
- mù sòng shǒu huī
- 成語解釋:
- 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稽康《贈兄弟才公穆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282
目所未睹
- 成語拼音:
- mù suǒ wèi dǔ
- 成語解釋:
- 睹:看。從來沒有看見過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夷堅乙志·楊戩二怪》:“小童入報有女子往來室中,妻遽出視之,韶顏麗態,目所未睹。”
-
283
目使頤令
- 成語拼音:
- mù shǐ yí lìng
- 成語解釋:
-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貴,擺大架子。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王翰傳》:“家畜聲伎,目使頤令,自視王侯,人莫不惡之。”
-
284
目挑眉語
- 成語拼音:
- mù tiāo méi yǔ
- 成語解釋:
- 以眉目挑逗傳情。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淞濱瑣話·魏月波》:“彼此目挑眉語,心許已久,苦不得間。”
-
285
目挑心悅
- 成語拼音:
- mù tiāo xīn yuè
- 成語解釋:
- 眉眼傳情,兩心相悅。
- 成語出處:
- 明·汪道昆《高唐夢》:“說甚么目挑心悅;便教他毛嬙、西子,總非同列。”
-
286
目窕心與
- 成語拼音:
- mù tiǎo xīn yǔ
- 成語解釋:
- 眉目傳情,內心相許。
- 成語出處:
- 漢·枚乘《七發》:“雜裾垂髾,目窕心與。”
-
287
目挑心招
- 成語拼音:
- mù tiǎo xīn zhāo
- 成語解釋:
- 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傳情,心神招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揄長袂,躡利屐,目挑心招,出不遠千里,不擇老少者,奔富厚也。”
-
288
目無法紀
- 成語拼音:
- mù wú fǎ jì
- 成語解釋:
- 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 成語出處:
- 巴金《家》:“今天要檢查日貨,明天又捉商人游街,簡直目無法紀。”
-
289
目無全牛
- 成語拼音:
- mù wú quán ni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
290
目無三尺
- 成語拼音:
- mù wú sān chǐ
- 成語解釋:
-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違法亂紀,胡作非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 成語出處:
- 清·王士禎《居易錄續談》:“光天化日之下,豈容奸孽余黨,膽大潑天,目無三尺。”
-
291
目無王法
- 成語拼音:
- mù wú wáng fǎ
- 成語解釋:
- 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關系朝廷體統,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贖身的價銀來,目無王法已極。”
-
292
目無下塵
- 成語拼音:
- mù wú xià chén
- 成語解釋:
- 下塵:下風,比喻地位低下的人。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態度高傲,看不起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那寶釵卻又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深得下人之心。”
-
293
目無余子
- 成語拼音:
- mù wú yú zǐ
- 成語解釋:
- 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新民說》:“目無余子,而我躬亦不知何存。”
-
294
目無尊長
- 成語拼音:
- mù wú zūn zhǎng
- 成語解釋:
- 不把尊長放在眼里。形容狂妄無禮
- 成語出處:
- 巴金《家》:“她不滿意覺慧的目無尊長的態度,更不滿意覺民的反抗家長、實行逃婚的手段。”
-
295
目無組織
- 成語拼音:
- mù wú zǔ zhī
- 成語解釋:
- 不顧組織紀律的規定
- 成語出處:
- 李曉明《平原槍聲》:“這句話把大家可惹翻了,一齊向王二虎開了炮,有的說他‘目無組織’。”
-
296
目眩魂搖
- 成語拼音:
- mù xuàn hún yáo
- 成語解釋:
- 眩:眼花;搖:擺動。眼花繚亂,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種景象令人吃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顧大典《青衫記·郊游訪興》:“顧盼之間,目眩魂搖。”
-
297
目秀眉清
- 成語拼音:
- mù xiù méi qīng
- 成語解釋:
- 目:眼睛;秀:秀麗;眉:眉毛;清:清新。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回:“更兼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云,指排削玉。”
-
298
目眩神奪
- 成語拼音:
- mù xuàn shén duó
- 成語解釋:
- 眩:眼花。眼花繚亂,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種景象令人吃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瞳人語》:“見車幔洞開,內坐二八女郎,紅妝艷麗,尤生平所未睹,目眩神奪,瞻戀弗舍。”
-
299
目眩神迷
- 成語拼音:
- mù xuàn shén mí
- 成語解釋:
- 眩:眼花。眼花繚亂,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種景象令人吃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十回:“場上陳列著有錦繡的,有金銀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頓時嚇得出神。”
-
300
目下十行
- 成語拼音:
- mù xià shí xí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看書速度極快。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一個首相姓王名安石,臨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書窮萬卷。”
* 目的成語,帶目字的成語,包含目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