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白字的成語 (271個)
-
261
皂白不分
- 成語拼音:
- zào bái bù fēn
- 成語解釋:
-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成語出處:
- 清 林則徐《札澳門同知傳諭義律準駁條款》:“不得混入驅逐奸夷之內,紛紛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
262
皂白溝分
- 成語拼音:
- zào bái gōu fēn
- 成語解釋:
- 皂:黑。比喻界限非常分明
- 成語出處:
-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述而篇四》:此是圣學極至處,亦是圣學、異端皂白溝分處。
-
263
皂白難分
- 成語拼音:
- zào bái nán fēn
- 成語解釋:
- 皂:黑。黑白很難分辨,比喻是非不易辨別
- 成語出處:
- 川劇《評雪辨蹤》:“穿釘鞋的,你二天來,不要穿釘鞋,要穿草鞋嘛,免得我們秀才要評什么足跡,給他做個皂白難分。”
-
264
知白守黑
- 成語拼音:
- zhī bái shǒu hēi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對是非黑白,雖然明白,還當保持暗昧,如無所見。這是道家的消極處世態度。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
265
知白守辱
- 成語拼音:
- zhī bái shǒu rǔ
- 成語解釋:
- 知白:明辨是非。對是非黑白,雖然明白,還當保持曖昧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下》:“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
-
266
忠貫白日
- 成語拼音:
- zhōng guàn bái rì
- 成語解釋:
- 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白日。形容忠誠無比。亦作“忠心貫日”。
- 成語出處:
- 《宣和書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
267
嘴清舌白
- 成語拼音:
- zuǐ qīng shé bái
- 成語解釋:
- 謂話說得明確清楚。
- 成語出處:
- 茅盾《子夜》八:“連這毛丫頭也來放肆了……想燙壞我么?料想她也不敢,還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給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話。”
-
268
真相大白
- 成語拼音:
- zhēn xiàng dà bái
- 成語解釋:
- 真相:佛教用語;指本來面目;大白:徹底弄清楚了。真實情況完全弄清楚了。
- 成語出處:
-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瘋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
269
注玄尚白
- 成語拼音:
- zhù xuán shàng bái
- 成語解釋:
- 指白紙黑字的文字記載。
- 成語出處:
-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 丹青》:“斯文千古之不附也,注玄尚白,其功孰與京哉!”
-
270
朱朱白白
- 成語拼音:
- zhū zhū bái bái
- 成語解釋:
- 朱朱:花紅的樣子。紅的紅,白的白。指各色花木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感春三首》:“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
271
指皂為白
- 成語拼音:
- zhǐ zào wéi bái
- 成語解釋:
- 謂混淆黑白,顛倒是非。
- 成語出處:
-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動不動神頭鬼臉,投河奔井,拽巷邏街,張舌騙口,花言巧語,指皂為白。”
* 白的成語,帶白字的成語,包含白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