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混字的成語 (29個)

    21

    良莠

    成語拼音:
    liáng yǒu hùn zá
    成語解釋:
    莠:狗尾草。好苗和野草雜在一起。比喻好人壞人雜在一起,難以區分
    成語出處:
    22

    過關

    成語拼音:
    méng hùn guò guān
    成語解釋:
    用欺騙的手段逃避詢問或審查。
    成語出處:
    林予《雁飛塞北》第34章:“你是想靠這場大水來蒙過關!不行,這一關你過不了。”
    23

    騙吃

    成語拼音:
    piàn chī hùn hē
    成語解釋:
    欺騙別人以求吃喝
    成語出處:
    24

    是非

    成語拼音:
    shì fēi hùn xiáo
    成語解釋:
    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制造亂,使是非不清
    成語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現在整個世界,像墨一般黑暗,皂白不分,是非淆,最大多數人,過著牛馬一樣的生活。”
    25

    是非

    成語拼音:
    xiáo hùn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制造亂,使是非不清
    成語出處:
    清·陶曾佑《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錮蔽見聞,淆是非。”
    26

    魚龍

    成語拼音:
    yú lóng hùn zá
    成語解釋:
    比喻壞人和好人雜在一起;成分復雜。
    成語出處:
    唐 張志和《和漁夫詞》十三:“風攪長空浪攪風,魚龍雜一川中。”
    27

    魚目

    成語拼音:
    yú mù hùn zhū
    成語解釋:
    魚目:魚眼睛;同;冒充。用魚眼來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成語出處:
    漢 魏伯陽《參同契》上卷:“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
    28

    魚目

    成語拼音:
    yú mù hùn zhēn
    成語解釋:
    見“魚目珠”。
    成語出處: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唐·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龍,魚目珍。”
    29

    玉石

    成語拼音:
    yù shí hùn xiáo
    成語解釋:
    比喻好壞雜。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百家》:“真偽顛倒,玉石淆。”
    * 混的成語,帶混字的成語,包含混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