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時字的成語 (297個)

    181

    之氣

    成語拼音:
    sì shí zhī qì
    成語解釋:
    本指一年四季的氣象,后以“備四之氣”喻指人的氣度弘遠。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謝太傅絕重褚公,常稱褚季野雖不言而四之氣亦備。”
    182

    制宜

    成語拼音:
    suí shí zhì yí
    成語解釋:
    隨:根據;制:制訂,采取;宜:適宜的措施。根據當的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
    成語出處:
    《晉書 周崎傳》:“州將使求援于外,本無定指,隨制宜耳。”
    183

    勢造英雄

    成語拼音:
    shí shì zào yīng xióng
    成語解釋:
    勢:一段期內的客觀形勢。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蕩,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并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成語出處: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勢,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184

    談物議

    成語拼音:
    shí tán wù yì
    成語解釋:
    談:人的談論;物議:眾人的非議。指眾人的議論
    成語出處:
    唐·劉子玄《論史上帝至忠書》:“凡此不可,其流實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而談物議焉得笑仆編次無聞者哉?”
    185

    順天應

    成語拼音:
    shùn tiān yīng shí
    成語解釋:
    順:順從。應:適應。機。指上要遵從天命,下要適應機。
    成語出處:
    《晉書·羊祜傳》:“先帝順天應,西平巴蜀,南和吳會,海內得以休息,兆庶有樂安之心。”
    186

    通運泰

    成語拼音:
    shí tōng yùn tài
    成語解釋:
    泰:平安。運通泰。形容世遭遇都很順利安泰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且忍耐在家里,俟通運泰必有發跡的分也。”
    187

    望所歸

    成語拼音:
    shí wàng suǒ guī
    成語解釋:
    聲望很高,為世人所敬仰。
    成語出處:
    《晉書 阮籍傳》:“卿望所歸,今欲屈卿同受顧托。”
    188

    無再來

    成語拼音:
    shí wú zài lái
    成語解釋:
    機錯過,不會再來。激勵人要抓緊機。
    成語出處:
    宋 邵雍《不再吟》:“春無再至,花無再開;人無再少,無再來。”
    189

    運不濟

    成語拼音:
    shí yùn bù jì
    成語解釋:
    機和命運不佳。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先對莫翁道:‘寄兒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來運不濟,前日失了兩牛,今蹇驢又生病,寄兒看管不來。’”
    190

    運不齊

    成語拼音:
    shi yun bu qi
    成語解釋:
    命運不好。
    成語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詩序》:“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運不齊,命途多舛。”
    191

    運亨通

    成語拼音:
    shí yùn hēng tōng
    成語解釋:
    運好,諸事順利。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終有日運亨通,封侯拜相,揚名六國。”
    192

    易世變

    成語拼音:
    shí yì shì biàn
    成語解釋:
    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成語出處:
    晉 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易世變,古今異俗。”
    193

    移世變

    成語拼音:
    shí yí shì biàn
    成語解釋:
    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同“易世變”。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唐淮南節度使李公家廟碑銘序》:“朝當晏駕,移世變,遂出掾高要,佐潯陽。”
    194

    成語拼音:
    shí yǐn shí jiàn
    成語解釋:
    隱:隱沒。見:同“現”;出現。有隱沒,有出現。遠處事物忽明忽暗。
    成語出處:
    宋·邵博《聞見后錄》第25卷:“其間林木薈蔚,云煙掩映,高樓曲榭,見,使畫工極思不可圖。”
    195

    移勢遷

    成語拼音:
    shí yí shì qiān
    成語解釋:
    候不同,情況也發生了變化。
    成語出處:
    元·施惠《幽閨記·招商諧偶》:“說甚么宦室門楣,寒士尋常,望若云霄;移勢遷,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196

    異事殊

    成語拼音:
    shí yì shì shū
    成語解釋:
    殊:不同;差異。間不同,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樣。意思是事物隨著間改變而發生變化。亦作“異勢殊”。
    成語出處:
    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尚恐議者曰:‘異事殊。’臣請復為陛下租舉近效之尤章者以辯焉。”
    197

    異勢殊

    成語拼音:
    shí yì shì shū
    成語解釋:
    代、情勢等都已起了變化。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朱謹吾辭建亭》:“異勢殊,陵谷遷變。”
    198

    成語拼音:
    shí yǐn shí xiàn
    成語解釋:
    現:顯露。而隱沒而現出。形容隱隱約約、依稀可見的狀態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廣莊·人間世》:“子房當烹狗藏弓之世,現,托赤松以自保。”
    199

    移俗易

    成語拼音:
    shí yí sú yì
    成語解釋:
    移:變動;易:改換。代變了,社會風氣也變了。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齊俗訓》:“是故世異則事變,移則俗易。”
    200

    移勢易

    成語拼音:
    shí yí shì yì
    成語解釋:
    代、情勢等都已發生變化。
    成語出處:
    清 杭世駿《質疑 諸史》:“移勢易,踵事增華,亦不得獨罪商君矣。”
    * 時的成語,帶時字的成語,包含時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