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日字的成語 (517個)

    341

    增月盛

    成語拼音:
    rì zēng yuè shèng
    成語解釋: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興盛。
    成語出處:
    清·王韜《甕牖馀談·西國印書考》:“明崇禎時,麻蔭朱實立第一印書局,印器從英運至,其后增月盛。”
    342

    朘月削

    成語拼音:
    rì zuàn yuè xuē
    成語解釋:
    見“削月朘”。
    成語出處:
    《新唐書·蕭至忠傳》:“私謁開而正言塞,朘月削,卒見凋弊。”
    343

    增月益

    成語拼音:
    rì zēng yuè yì
    成語解釋: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成語出處:
    《元史·食貨志》:“除稅糧、科差二者之外,凡課之入,增月益。”
    344

    滋月益

    成語拼音:
    rì zī yuè yì
    成語解釋:
    見“益月滋”。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重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則用力百倍矣。”
    345

    中則移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yí
    成語解釋:
    同“中則昃”。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語曰:‘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
    346

    中則移,月滿則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
    成語解釋: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語曰:‘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
    347

    中則昃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
    成語解釋: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周易 豐》:“中則昃,月盈則食。”
    348

    中則昃,月滿則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mǎn zé kuī
    成語解釋:
    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易 豐》:“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349

    中則昃,月盈則食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周易·豐》:“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350

    士別三,刮目相待

    成語拼音:
    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別三,即更刮目相待。”
    351

    賞不逾

    成語拼音:
    shǎng bù yú rì
    成語解釋:
    見“賞不逾時”。
    成語出處:
    《晉書·祖逖傳》:“其有微功,賞不逾。”
    352

    生齒

    成語拼音:
    shēng chǐ rì fán
    成語解釋:
    生齒:指人口;繁:多。人口一天天多起來。
    成語出處:
    宋·程頤《論十事札子》:“今則蕩然無法。富者跨州縣而莫之止,貧者流離餓殍而莫之恤,幸民雖多而衣食不足者,蓋無紀極,生齒益繁而不為之制。”
    353

    參辰

    成語拼音:
    shēn chén rì yuè
    成語解釋:
    參、辰,二星名。參與辰,與月相對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
    成語出處: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則他這夫妻兒女兩離別,總是我業徹,也強如參辰月不交接。”
    354

    世風

    成語拼音:
    shì fēng rì xià
    成語解釋:
    社會風氣一天比一天壞。
    成語出處:
    清 秋瑾《致秋譽章書》:“我國世風下,親戚尚如此,況友乎?”
    355

    時光似箭,月如梭

    成語拼音:
    shí guāng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
    成語解釋:
    梭:織布機上引導緯紗與經紗交織的構件。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時光似箭,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356

    士別三,當刮目相待

    成語拼音:
    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即更刮目相待。”
    357

    蜀犬吠

    成語拼音:
    shǔ quǎn fèi rì
    成語解釋:
    蜀:四川省的簡稱;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見太陽,出太陽就要叫。比喻少見多怪。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出則犬吠。”
    358

    并出

    成語拼音:
    shí rì bìng chū
    成語解釋:
    ①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的太陽。②比喻暴亂并起。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昔者十并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者乎!”
    359

    不彈,手生荊棘

    成語拼音:
    sān rì bù tán,shǒu shēng jīng jí
    成語解釋:
    彈:用手指撥弄。三天不彈琴,手就像長滿荊棘那樣不靈活。比喻技藝不經常練習,就會生疏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6回:“這果真是‘三不彈,手生荊棘。’”
    360

    打魚,兩曬網

    成語拼音:
    sān rì dǎ yú,liǎng rì shài wǎng
    成語解釋:
    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恒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是三打魚,兩曬網,白送些束修禮物與賈代儒。”
    * 日的成語,帶日字的成語,包含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