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日字的成語 (517個)

    321

    異月新

    成語拼音:
    rì yì yuè xīn
    成語解釋:
    見“新月異”。
    成語出處: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巾履》:“近年以來,殊詭制,異月新。”
    322

    益月滋

    成語拼音:
    rì yì yuè zī
    成語解釋: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成語出處:
    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詩啟》:“閑誕無事,遂專力于詩章。益月滋,有詩千余首。”
    323

    如月之恒,如之升

    成語拼音:
    rú yuè zhī héng,rú rì zhī shēng
    成語解釋:
    恒:月上弦。像逐漸圓滿的上弦月亮,像太陽剛剛升起。比喻正處在興盛時期或有強大的生命力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之升,如南山之壽。”
    324

    中必彗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bì huì
    成語解釋:
    彗:曬干。太陽到中午正好曬東西。比喻做事應該當機立斷,不失時機。
    成語出處:
    《六韜 守土》:“中必彗,操刀必割。”
    325

    昃不食

    成語拼音:
    rì zè bù shí
    成語解釋:
    太陽已偏西還不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成語出處: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況欲以過門不入、昃不食之世,反諸標枝野鹿,其不為西晉者幾希?”
    326

    中必移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bì yí
    成語解釋:
    同“中則昃”。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者列傳》:“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327

    中必移,月滿必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bì yí,yuè mǎn bì kuī
    成語解釋: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者列傳》:“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328

    中必昃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bì zè
    成語解釋:
    同“中則昃”。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中必昃,月滿必虧。明公功名到此,已無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時矣。”
    329

    中必昃,月滿必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bì zè,yuè mǎn bì kuī
    成語解釋: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中必昃,月滿必虧。明公功名到此,已無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時矣。”
    330

    坐愁城

    成語拼音:
    rì zuò chóu chéng
    成語解釋:
    愁城:比喻為憂愁所包圍。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成語出處:
    宋·范成大《次韻代答劉文潛》詩:“一曲紅窗聲里怨,如今分作兩愁城。”
    331

    炙風吹

    成語拼音:
    rì zhì fēng chuí
    成語解釋:
    太陽烤,烈風吹。形容長途跋涉之苦。亦作“炙風篩”。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鎖白猿》第一折:“萬里驅馳,二年經紀,非容易,受了些炙風吹,今個才盼得還鄉地。”
    332

    炙風篩

    成語拼音:
    rì zhì fēng shāi
    成語解釋:
    曬風吹。形容長途跋涉之苦。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二折:“哎喲兒也,知他那里炙風篩,博功名苦盡甘來。”
    333

    昃旰食

    成語拼音:
    rì zè gàn shí
    成語解釋:
    太陽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事。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詰鮑》:“王者臨渾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昃旰食,將何為懼禍及也?”
    334

    中將昃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jiāng zè
    成語解釋:
    比喻事物盛極將衰。
    成語出處:
    梁啟超《新史學·歷史與人種之關系》:“世界文明史之第五段,實惟阿利安族中羅馬人與條頓人爭長時代。而羅馬人達于全盛,為中將昃之形;條頓人氣象方新,有火然泉達之觀。”
    335

    轉千街

    成語拼音:
    rì zhuǎn qiān jiē
    成語解釋:
    指乞丐沿街行乞。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婆婆也,咱去來波,可則索與他轉千街。”
    336

    轉千階

    成語拼音:
    rì zhuǎn qiān jiē
    成語解釋:
    階:官階。形容連續升官。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愿待制位列三公,轉千階。”
    337

    昃忘食

    成語拼音:
    rì zè wàng shí
    成語解釋:
    太陽已偏西還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成語出處:
    《晉書·張軌傳》:“未能雪天人之大恥,解眾庶之倒懸,昃忘食,枕戈待旦。”
    338

    中為市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wéi shì
    成語解釋:
    中:太陽當頭,指正午;市:做買賣。中午進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換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區的商業活動情形。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下》:“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339

    朘月減

    成語拼音:
    rì zuàn yuè jiǎn
    成語解釋:
    見“削月朘”。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乞罷將官狀》:“自轉運使知州以下,白直及迎送之人,朘月減,出入導從,大為蕭條。”
    340

    征月邁

    成語拼音:
    rì zhēng yuè mài
    成語解釋:
    喻指時間不斷推移。
    成語出處:
    明·沈榜《宛署雜記·宣諭》:“征月邁,寒暑衣褐。”
    * 日的成語,帶日字的成語,包含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