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日字的成語 (517個)

    381

    而道

    成語拼音:
    tóng rì ér dào
    成語解釋:
    同“同而論”。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耳陳余列傳》:“夫臣與主豈可同而道哉!”
    382

    而論

    成語拼音:
    tóng rì ér lùn
    成語解釋:
    猶言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臣人之與臣于人也,豈可同而論哉!”
    383

    而語

    成語拼音:
    tóng rì ér yǔ
    成語解釋:
    指兩人或兩件事放在同一時間里來討論。意即相提并論;同等看待。語:談論。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臣人之與臣于人也,豈可同而言之哉!”
    384

    而言

    成語拼音:
    tóng rì ér yán
    成語解釋:
    同“同而論”。
    成語出處:
    《晉書·郗鑒傳》:“及愍懷太子之廢,可謂柔而有正。武秋失節之士,何可同而言!”
    385

    偷天換

    成語拼音:
    tōu tiān huàn rì
    成語解釋:
    暗中把天換了。比喻暗中改變事物的真相;以達到蒙混欺騙的目的。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這個王婆,豈不是偷天換的老手。”
    386

    天無二

    成語拼音:
    tiān wú èr rì
    成語解釋:
    :太陽,比喻君王。天上沒有兩個太陽。舊喻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君。比喻凡事應統于一,不能兩大并存。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坊記》:“天無二,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387

    天無二,民無二王

    成語拼音: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wáng
    成語解釋:
    :太陽。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萬章》:“孔子曰:‘天無二,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388

    天無二,土無二王

    成語拼音:
    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
    成語解釋:
    :太陽;土:國土。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天無二,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389

    天無二,民無二主

    成語拼音: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zhǔ
    成語解釋:
    :太陽。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王
    成語出處:
    《元史·太祖本紀》:“吾聞東方有稱帝者,天無二,民豈有二主耶?”
    390

    天無寧

    成語拼音:
    tiān wú níng rì
    成語解釋:
    寧:安定。沒有一天安寧的時候
    成語出處:
    梁斌《紅旗譜》第一卷:“自從孫大炮革起命來,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無寧。”
    391

    跳丸

    成語拼音:
    tiào wán rì yuè
    成語解釋:
    跳丸:跳動的彈丸。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成語出處:
    唐·韓愈《秋懷》詩:“憂愁費晷景,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東韓乂評事》詩:“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月十經秋。”
    392

    途遙

    成語拼音:
    tú yáo rì mù
    成語解釋:
    暮途窮。比喻到了走投無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吾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393

    枉費

    成語拼音:
    wǎng fèi rì yuè
    成語解釋:
    枉:白白地。費:浪費。、月:時間、光陰。白白地浪費時光。
    成語出處:
    宋·朱熹《管下縣相視約束》:“不惟重擾災傷人戶,亦恐枉費月,不能了辦。”
    394

    枉費時

    成語拼音:
    wǎng fèi shí rì
    成語解釋:
    枉:徒然;月:光陰。白白浪費時光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李杲堂文鈔序》:“今之為時文者,無不望其速成,其肯枉費時于載籍乎。”
    395

    未可同而語

    成語拼音: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
    成語解釋:
    指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宋·蘇軾《放鶴亭記》:“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而語也。”
    396

    不足

    成語拼音:
    wéi rì bù zú
    成語解釋:
    惟:只;足:夠。只覺時不夠。
    成語出處:
    《尚書·泰誓中》:“我聞吉人為善惟不足,兇人為不善亦惟不足。”
    397

    京兆

    成語拼音:
    wǔ rì jīng zhào
    成語解釋:
    京兆:即京兆尹,古時國都所在地的行政長官。比喻任職時間短或即將去職。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張敞傳》:“今五京兆耳,安能復案事?”
    398

    愒月

    成語拼音:
    wán rì kài yuè
    成語解釋:
    愒:荒廢。貪圖安逸,荒廢歲月
    成語出處:
    清·朱之瑜《與奧村德輝書》:“若徒玩愒月,轉瞬之間已成耄耋,可懼也。”
    399

    愒時

    成語拼音:
    wán rì liáng shí
    成語解釋:
    猶言玩時愒
    成語出處:
    清·譚嗣同《興算學議·瀏陽興算學記》附錄《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其質地不近不能造就,及玩愒時并無門徑,應避賢路,兼重既稟,若是者去;規避不與者,亦即開缺。”
    400

    為歲

    成語拼音:
    wéi rì wéi suì
    成語解釋:
    猶言度如年。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黨錮傳·李膺》:“久廢過庭,不聞善誘,陟秙瞻望,惟為歲。”
    * 日的成語,帶日字的成語,包含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