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141

    遁世

    成語拼音:
    dùn shì wú mèn
    成語解釋:
    謂逃避世俗而心煩憂。
    成語出處:
    《易·乾》:“不成乎名,遁世悶。”孔穎達疏:“謂逃遁避世,雖逢道,心所悶。”
    142

    當世

    成語拼音:
    dāng shì wú shuāng
    成語解釋:
    當前世上沒有能相比的。雙;沒有兩個;意即只有一個。
    成語出處:
    西漢 桓寬《鹽鐵論 褒賢》:“東方朔自稱辨略,消堅釋石,當世雙。”
    143

    此理

    成語拼音:
    duàn wú cǐ lǐ
    成語解釋:
    斷:絕對,一定。絕對沒有這樣的道理。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個少年婦女,獨自在外,又同伴,靠賣詩文過日子,恐怕世上斷此理。”
    144

    孑遺

    成語拼音:
    dài wú jié yí
    成語解釋:
    殆:幾乎;孑遺:剩余。幾乎沒有一點余剩。
    成語出處:
    晉·周祗《與劉裕書諫伐蜀》:“然益土荒殘,野青草,成都之內,殆孑遺。”
    145

    當為秋霜,為檻羊

    成語拼音:
    dāng wéi qiū shuāng,wú wéi jiàn yáng
    成語解釋:
    檻:關家畜的柵欄。指應當成為秋霜而不是柵欄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擺布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荊書與東海王疆曰:‘當為秋霜,為檻羊。’”
    146

    拾遺

    成語拼音:
    dào wú shí yí
    成語解釋:
    同“道不拾遺”。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商賈重寶,單車露宿,牛馬放牧,道拾遺。”
    147

    虛發

    成語拼音:
    dàn wú xū fā
    成語解釋:
    虛:空。子彈沒有一顆不命中目標。形容射得很準。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6回:“弓弦響處,那彈子如雨點一般打將出去,真是:‘彈虛發’,每發一彈,岸上即倒一人。”
    148

    虛日

    成語拼音:
    dài wú xū rì
    成語解釋:
    殆:幾乎;虛:空。幾乎沒有一天空著。形容幾乎天天如此。
    成語出處:
    宋·周密《武林舊事·大禮》:“先自前一月來,次第按試習儀,殆虛日。”
    149

    遺利

    成語拼音:
    dì wú yí lì
    成語解釋:
    遺:遺留,遺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資源充分得到利用
    成語出處:
    清·馮桂芬《校攽廬抗議》:“人棄材,地遺利,君民不隔,名實必副。”
    150

    洞悉

    成語拼音:
    dòng xī wú yí
    成語解釋:
    洞:深入,透徹;洞悉:知道。對一切觀察得很清楚
    成語出處:
    孫中山《倫敦被難記》:“此人之果為誰,及其抵英國后之一舉一動,本使館洞悉遺。”
    151

    獨一

    成語拼音:
    dú yī wú èr
    成語解釋:
    只有這一個;而沒有別的可與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成語出處:
    宋 延壽《宗鏡錄》第31卷:“獨一二,即真解脫。”
    152

    遁逸

    成語拼音:
    dùn yì wú mèn
    成語解釋:
    見“遁世悶”。
    成語出處:
    南朝·梁·江淹《為論》:“欲使自天佑之,吉不利,舒卷隨取,進退自然,遁逸悶,幽居永貞,亦何榮乎?”
    153

    得一知己,死可

    成語拼音:
    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成語解釋: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遺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形容知音難覓
    成語出處:
    謝覺哉《知己難》:“所謂‘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恨’。”
    154

    當之

    成語拼音:
    dāng zhī wú kuì
    成語解釋:
    承受得起這種榮譽或稱號;一點也不必感到慚愧。當:擔當;承受;之:指所給的榮譽或稱號。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回丁判官書》:“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當之而不愧也。”
    155

    惡塵

    成語拼音:
    è chén wú rǎn
    成語解釋:
    謂沒有受到壞習氣的影響。
    成語出處:
    葉圣陶《窮愁》:“兒童誠可愛,一味天真,惡塵染。”
    156

    覆巢完卵

    成語拼音:
    fù cháo wú wán luǎn
    成語解釋:
    覆:翻倒。翻倒的鳥窩里不會有完好的卵。比喻滅門大禍,一幸免。又比喻整體毀滅,個體也不能幸存。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157

    富而

    成語拼音:
    fù ér wú jiāo
    成語解釋:
    驕:驕傲。雖已富有但不驕傲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子貢曰:‘貪而諂,富而驕,何如?’”
    158

    翻復

    成語拼音:
    fān fù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變化常,說變就變。
    成語出處:
    南朝·梁·吳均《行路難》:“當年翻復常定,薄命為女何必粗。”
    159

    反覆

    成語拼音:
    fǎn fù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指變化不定。
    成語出處:
    《三國演義》第三三回:“操曰:‘袁譚小子,反覆常,吾難準信。’”
    160

    反復

    成語拼音:
    fǎn fù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反復;顛過來倒過去;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成語出處:
    宋 陳亮《與范東叔龍圖書》:“時事反復常,天運所至,亦看人事對付如何。”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