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101

    出入

    成語拼音:
    chū rù wú jiān
    成語解釋:
    出入間隔,猶言進出自由。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建謂左右曰:‘吾為神策將軍時,宿衛禁中,見天子夜召學士,出入間,恩禮親厚如寮,非將相可比也。’”
    102

    常將有日思日,莫待時思有時

    成語拼音:
    cháng jiāng yǒu rì sī wú rì,mò dài wú shí sī yǒu shí
    成語解釋:
    思:考慮。在物資豐富時要考慮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時才后悔。指應注意節約,不要浪費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2回:“‘常將有日思日,莫待時思有時。’如此剴切勸諭,奢侈之風,自可漸息。”
    103

    出師

    成語拼音:
    chū shī wú míng
    成語解釋: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莫離支殺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師名哉?”
    104

    暢通

    成語拼音:
    chàng tōng wú zǔ
    成語解釋:
    暢:不停滯;暢利地。毫阻礙地通行或通運。多指事情能順利地進行。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打通了安合公路,使北路的進軍暢通阻。”
    105

    路兒

    成語拼音:
    chuō wú lù ér
    成語解釋:
    搗鬼,中生有的挑撥。
    成語出處:
    106

    人道

    成語拼音:
    cǎn wú rén dào
    成語解釋:
    慘:狠毒;殘暴;人道:指對人的同情、尊重、愛護與關懷。殘忍毒辣;毫人性。形容兇惡殘暴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殺傷我人民,系累我婦孺,慘人道。”
    107

    人理

    成語拼音:
    cǎn wú rén lǐ
    成語解釋:
    猶言慘人道。指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
    成語出處: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嚴弄峻制,慘人理。任法吏之妄為,絲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懸于法官之意旨。”
    108

    實據

    成語拼音:
    chá wú shí jù
    成語解釋:
    查究起來,沒有確實的根據或證據。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01回:“那兩個差頭,白白的又發了一注子大財,只以‘查實據’稟報縣公完事。”
    109

    退表

    成語拼音:
    chē wú tuì biǎo
    成語解釋:
    兵車后退的標志。引申為軍隊決不退卻。
    成語出處:
    《國語·晉語上》:“張侯御曰:‘三軍之心在此車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車退表,鼓退聲。’”
    110

    天日

    成語拼音:
    cǎn wú tiān rì
    成語解釋:
    猶言暗天日。
    成語出處:
    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第三章;“以希臘、羅馬之文明,而其下級社會之民,被虐待者慘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澤者,不過國中一小部分耳。”
    111

    與二

    成語拼音:
    céng wú yǔ èr
    成語解釋:
    獨一二,沒有比得上的。
    成語出處:
    晉 劉琨《勸進表》:“億兆攸歸,曾與二。”《晉書 解系孫旂等傳論》:“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與二。”
    112

    遺算

    成語拼音:
    cè wú yí suàn
    成語解釋:
    策:計謀,策劃;算:計劃,籌謀。所出的謀略周密準確,沒有遺漏失算之處
    成語出處:
    《北齊書 幼主紀》:“以策遺算,乃益驕縱。”
    113

    枝葉

    成語拼音:
    cí wú zhī yè
    成語解釋:
    詞:言詞,詞句。形容文字簡煉,枝蔓之辭。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前后著文凡一百五十二首,皆理義撮要,詞枝葉。”
    114

    暢行

    成語拼音:
    chàng xíng wú zǔ
    成語解釋:
    阻礙地通行或通過
    成語出處: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鏟除這兩方面的禍根,才能使黨在團結全黨同志和團結全國人民的偉大事業中暢行阻。”
    115

    出有入

    成語拼音:
    chū yǒu rù wú
    成語解釋:
    出入于有之中。
    成語出處:
    《云笈七簽》卷一○四:“或與眾仙,策空駕虛,出有入,分形散影,處處游集。”
    116

    措顏

    成語拼音:
    cuò yán wú dì
    成語解釋:
    措:安放;顏:臉,面子。臉沒地方擱。形容極為慚愧羞愧
    成語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釋憤》:“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積罪如山;學士排難解紛,反使措顏地。”
    117

    出言

    成語拼音:
    chū yán wú jì
    成語解釋:
    出言:說話;忌:忌憚。說話沒有忌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司馬貌雖然出言忌,但此人因才高運蹇,抑郁不平。”
    118

    昌言

    成語拼音:
    chāng yán wú jì
    成語解釋:
    昌言:原指善言,引伸為直言。敢于直言,所顧忌。
    成語出處:
    清 汪琬《答李舉人論以史證經書》:“昌言忌,希賜裁答。
    119

    出于

    成語拼音:
    chū yú wú nài
    成語解釋:
    指實在沒有辦法而不得不這樣。奈:可奈何。
    成語出處:
    《隋史遺文》四回:“本待砍你狗頭,憐你也是貧民,出于奈,饒你去罷!”
    120

    出言

    成語拼音:
    chū yán wú zhuàng
    成語解釋:
    說話放肆,沒有禮貌。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沒好氣,他卻自以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狀起來。”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