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方字的成語 (205個)

    121

    如醉

    成語拼音:
    rú zuì fāng xǐng
    成語解釋:
    :剛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剛從沉迷中醒悟過來。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四回:“三藏聞言,如醉醒,似夢初覺,樂以忘憂,稱謝不盡。”
    122

    枘鑿

    成語拼音:
    ruì záo fāng yuán
    成語解釋:
    枘、鑿,榫頭與卯眼。一一圓,則無法投合。比喻不調協,捍格不入
    成語出處:
    明吾邱瑞《運甓記棄官就辟》:“一官寥落誤儒紳,枘鑿圓迕世情。”
    123

    食案

    成語拼音:
    shí àn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同“食前丈”。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孝養》:“高臺極望,食案丈,而不可謂孝。”
    124

    食必

    成語拼音:
    shí bì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同“食前丈”。
    成語出處:
    《宋書·劉穆之傳》:“性奢豪,食必丈,旦輒為十人饌。”
    125

    寶劍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ǎo jiàn
    成語解釋:
    見“上劍”。
    成語出處:
    劉心武《鐘鼓樓》第一章:“乃至坐著小轎車來‘御駕親征’、拿著‘上寶劍’(某大人物開的條子)來當場‘宣諭’。”
    126

    寶劍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ǎo jiàn
    成語解釋:
    寶劍。比喻極大的權力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一回:“御賜尚寶劍,先斬后奏,一路上代理民詞。”
    127

    八面

    成語拼音:
    sì fāng bā miàn
    成語解釋:
    到處;各個面。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懷岳禪師》:“忽遇四八面來怎么生?”宋·楊萬里《過百家渡四絕句》之二:“莫問早行奇絕處,四八面野香來。”
    128

    不足,下比有余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
    成語解釋: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湛傳》:“時人謂湛上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129

    就圓

    成語拼音:
    suí fāng jiù yuán
    成語解釋:
    處事順應形勢和情況的變化;待人隨和而不固執。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好使的錢,你好隨的就的圓,可又分的愚別的賢。”
    130

    絕域

    成語拼音:
    shū fāng jué yù
    成語解釋:
    指極遠的地
    成語出處:
    唐·呂溫《地志圖序》:“名山大川,隨顧奔走;殊絕域,舉意而到。”
    131

    同致

    成語拼音:
    shū fāng tóng zhì
    成語解釋:
    猶殊途同歸。
    成語出處:
    《隋書·儒林傳序》:“北學深蕪,窮其枝葉,考其終始,要其會歸,其立身成名,殊同致矣。”
    132

    為圓

    成語拼音:
    shū fāng wéi yuán
    成語解釋:
    《楚辭 九章 懷沙》:“刓以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注:“言人刓削木,欲以為圜,……以言讒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圓”。把的削成圓的。比喻改變忠直之性,隨俗俯仰。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懷沙》:“刓以為圓兮,常度未替。”
    133

    異類

    成語拼音:
    shū fāng yì lèi
    成語解釋:
    :異域,他鄉;異類:指不同品類的事物。泛指異域他鄉各種各樣不同品類的事物
    成語出處:
    漢·班固《西都賦》:“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馬,黃支之犀,條支之鳥,逾昆侖,越巨海,殊異類,至于三萬里。”
    134

    于前

    成語拼音:
    shí fāng yú qián
    成語解釋:
    同“食前丈”。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智囊補·閨智·陳子仲妻》:“楚王聘陳子仲為相,仲謂妻曰:‘今日為相,明日結駟連騎,食于前矣。’”
    135

    異域

    成語拼音:
    shū fāng yì yù
    成語解釋:
    :遠。異域:異邦、外國,指遠或國外。
    成語出處: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羯若鞠傗國》:“風教遐被,德澤遠治,殊異域,慕化稱臣。”
    136

    逐圓

    成語拼音:
    suí fāng zhú yuán
    成語解釋:
    ①謂立身行事無定則。②根據物體的形狀、地形的高低等作出與之相適應的設計構造。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8回:“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隨逐圓,不以廉恥為重。”
    137

    身后識

    成語拼音: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人才,生前無人賞識,死后才被重視。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憐識后識干。”
    138

    四面八

    成語拼音:
    sì miàn bā fāng
    成語解釋:
    :指四四隅;即東、南、西、北四;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圍。指周圍各個面或各個地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卷九 學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說個道理,未嘗說出大頭腦處,然四面八合聚湊來,也自見得個大頭腦。”
    139

    食前

    成語拼音: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丈:一丈見。吃飯時面前一丈見的地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食前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
    140

    食味

    成語拼音:
    shí wèi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同“食前丈”。
    成語出處: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問》:“昔吾先君桓公善飲酒窮樂,食味丈。”
    * 方的成語,帶方字的成語,包含方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