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方字的成語 (205個)
-
81
方鑿圓枘
- 成語拼音:
- fāng záo yuán ruì
- 成語解釋:
- 鑿:榫眼;枘:榫頭。方枘裝不進圓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九辨》:“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
-
82
國步方蹇
- 成語拼音:
- guó bù fāng jiǎn
- 成語解釋:
- 國步:國家的命運。國家處于危難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謝莊《孝武帝哀策文》:“王室多故,國步方蹇。”
-
83
各霸一方
- 成語拼音:
- gè bà yī fāng
- 成語解釋:
- 各:各自;霸:強橫占據。指憑借勢力各自稱霸一個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3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
-
84
綱紀四方
- 成語拼音:
- gāng jì sì fāng
- 成語解釋:
- 綱紀:治理,管理。治理天下
- 成語出處:
- 《詩經·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
85
割據一方
- 成語拼音:
- gē jù yī fāng
- 成語解釋:
- 憑借武力割占一個地區,與中央政權對立。亦作“各霸一方”。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方今朝政顛倒,宦官弄權,官家威令不行,天下英雄皆有割據一方之意。”
-
86
規圓矩方
- 成語拼音:
- guī yuán jǔ f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夠標準,合法度。
- 成語出處:
- 《漢書·律歷志上》:“夫推歷生律制器,規圓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
-
87
規圜矩方
- 成語拼音:
- guī yuán jǔ fāng
- 成語解釋:
- 規:畫圓的工具;圜:同“圓”;矩:方的工具。指合乎法度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律歷志》:“夫推歷生律制器,規圜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
-
88
化被萬方
- 成語拼音:
- huà bèi wàn fāng
- 成語解釋:
- 化:德化,以恩德感化;被:到;萬方:四面八方。恩德感化四面八方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為李諫議賀赦表》:“恩覃九有,化被萬方。”
-
89
毀方投圓
- 成語拼音:
- huǐ fāng tóu y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拋棄立身行事準則,曲意投合別人。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漢過》:“毀方投圓,面從響應者,謂之‘絕倫之秀’。”
-
90
毀方瓦合
- 成語拼音:
- huǐ fāng wǎ hé
- 成語解釋:
- 毀去棱角,與瓦礫相合。喻屈己從眾,君子為道不遠離于人。語出《禮記·儒行》:“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劍錄》:“故《儒行》欲毀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塵。”后指毀棄自己的原則,迎合世俗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儒行》:“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
-
91
餬口四方
- 成語拼音:
- hú kǒu sì fāng
- 成語解釋:
- 餬:通“糊”;餬口:寄食。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
92
好惡乖方
- 成語拼音:
- hào wù guāi fāng
- 成語解釋:
- 好惡:喜好和討厭。指人的旨趣不同,愛憎有異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與曹按察》:“鄙人向年為吏吳興,雖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與俗人好惡乖方。”
-
93
好惡殊方
- 成語拼音:
- hào wù shū fāng
- 成語解釋:
- 好惡:喜好和討厭;殊方:不同的趨向。指人的旨趣不同,愛憎有異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異文志》:“時君世主,好惡殊方。”
-
94
矩步方行
- 成語拼音:
- jǔ bù fā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行走時步伐端方合度。指行為舉止合乎禮儀規范。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二回:“這樣先生,漸不能矩步方行,不過東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
95
計絀方匱
- 成語拼音:
- jì chù fāng kuì
- 成語解釋:
- 計謀不足,方略匱竭。
- 成語出處:
- 王闿運《與曾侍郎言兵事書》:“平賊之要領未得,計絀方匱,又必有變,縱不橫決,凋喪可立而待也。”
-
96
教導有方
- 成語拼音:
- jiào dǎo yǒu fāng
- 成語解釋:
- 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 成語出處:
-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九回:“凡此種種,雖然是他叔祖教導有方,也是他福至心靈,官星透露,才得一變而為聞一知十的聰明人。”
-
97
井井有方
- 成語拼音:
- jǐng jǐng yǒu f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有條理有辦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7卷:“孝基條分理析,井井有方。”
-
98
見誚大方
- 成語拼音:
- jiàn qiào dà fāng
- 成語解釋:
- 見“見笑大方”。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序》:“庶幾不以小說家言見誚大方,而筆墨匠亦不致笑我之浪用其資料也。”
-
99
見笑大方
- 成語拼音:
- jiàn xiào dà fāng
- 成語解釋:
- 指讓內行人笑話。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
100
據義履方
- 成語拼音:
- jù yì lǚ fāng
- 成語解釋:
- 根據正道立身行事。
- 成語出處:
- 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 方的成語,帶方字的成語,包含方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