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手字的成語 (343個)

    161

    蹺足抗

    成語拼音:
    qiāo zú kàng shǒu
    成語解釋:
    舞足蹈貌。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門生為師相中玄高公六十壽序》:“今天子基命宥密,孰與成王賢,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薄海內外皆蹺足抗,歌頌盛德。”
    162

    強中自有強中

    成語拼音:
    qiáng zhōng zì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
    成語解釋: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隋何賺風魔蒯徹》第三折:“你個蕭何休夸蒯徹舌,這的是強中自有強中。”
    163

    入寶山而空

    成語拼音: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
    成語解釋: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回來。比喻雖然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毫無所得
    成語出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離世間品》下卷:“如人無,雖至寶山,終無所得。”
    164

    人多

    成語拼音:
    rén duō shǒu zá
    成語解釋:
    指動的人多。也只人頭雜的場合,東西容易散失或丟失。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還罷了,太太屋里人多雜,別人還可已,那個主兒的一伙子人見是這屋里的東西,又該使黑心弄壞了才罷。”
    165

    熱可炙

    成語拼音:
    rè kě zhì shǒu
    成語解釋:
    火熱可以灼。比喻權勢顯赫。
    成語出處:
    唐·鄭棨《開天傳信記》:“安樂公主,上之季妹也。附會韋氏,熱可炙,道路懼焉。”
    166

    如入寶山空

    成語拼音:
    rú rù bǎo shān kōng shǒu huí
    成語解釋: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比喻本來會有很大的收獲,結果一無所獲
    成語出處:
    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正是當權若不行方便,如入寶山空回。”
    167

    一冊

    成語拼音:
    rén shǒu yī cè
    成語解釋:
    人人拿著一本(書)。多形容書的讀者多。
    成語出處:
    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23回:“聽說六科廊的官員,是人一冊。”
    168

    如足如

    成語拼音:
    rú zú rú shǒu
    成語解釋:
    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親密無間
    成語出處:
    唐·李華《吊古戰場文》:“誰無兄弟,如足如。”
    169

    如左右

    成語拼音:
    rú zuǒ yòu shǒu
    成語解釋:
    象自己的左右一樣。比喻極得力的助。也比喻兩者關系極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
    170

    不輟卷

    成語拼音:
    shǒu bù chuò juàn
    成語解釋:
    輟:中止;卷:書本。書本不離。形容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
    《梁書·楊公則傳》:“性好學,雖居軍旅,不輟卷。”
    171

    不釋卷

    成語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成語解釋: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形容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不釋卷。”
    172

    不釋書

    成語拼音:
    shǒu bù shì shū
    成語解釋:
    不釋卷。
    成語出處:
    《北史·序傳·李義雄》:“義雄有識悟,勤學,不釋書。”
    173

    書不釋

    成語拼音:
    shū bù shì shǒu
    成語解釋:
    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成語出處:
    《北史·牛弘傳》:“[牛弘]性寬厚,篤志于學,雖職務繁雜,書不釋。”
    174

    不停揮

    成語拼音:
    shǒu bù tíng huī
    成語解釋:
    不停頓地揮寫。形容不停地寫作。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將須一拂,右舉起中山兔穎,向五花箋上,不停揮,須臾,草就嚇蠻書。”
    175

    不應心

    成語拼音:
    shǒu bù yīng xīn
    成語解釋:
    猶言力不從心。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日往月來,不覺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篋漸漸空虛,不應心,媽媽也就怠慢了。”
    176

    到病除

    成語拼音:
    shǒu dào bìng chú
    成語解釋:
    剛動治療;病就除去了。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好;解決問題迅速。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嬤嬤你放心,小人三代行醫,醫書脈訣,無不通曉,包的你到病除。”
    177

    到拈來

    成語拼音:
    shǒu dào niān lái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1回:“小生憑三寸不爛之舌,直往北京說盧俊義上山,如探囊取物,到拈來。”
    178

    到拿來

    成語拼音:
    shǒu dào ná lái
    成語解釋:
    謂不費力氣就能將必須擒拿的人捉到。
    成語出處: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將這廝吃劍喬材,任逃走向天涯外,我也少不得到拿來。”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到拿來。”
    179

    到擒來

    成語拼音:
    shǒu dào qín lái
    成語解釋:
    擒:捉拿。一上就把敵人捉了來。形容辦事情一舉成功。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聲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馬!又那里管甚么時辰!趁如今酒醉飯飽,我共師兄去,到擒來!’”
    180

    成語拼音:
    shǒu gāo shǒu dī
    成語解釋:
    形容用或用一般的器皿分東西,難免多少有出入。
    成語出處:
    * 手的成語,帶手字的成語,包含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