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忘字的成語 (147個)

    121

    戰必危

    成語拼音:
    wàng zhàn bì wēi
    成語解釋:
    戰:戰備。危:危險,危機。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記了戰備就一定會產生危機。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主父偃傳》:“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戰必危。”
    122

    戰者危

    成語拼音:
    wàng zhàn zhě wēi
    成語解釋:
    記了戰備就一定會產生危機。同“戰必危”。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桓范《兵要》:“故曰好戰者亡,戰者危,不好不,天下之王也。”
    123

    萱草

    成語拼音:
    xuān cǎo wàng yōu
    成語解釋:
    傳說食萱草能令人憂,指想法解憂
    成語出處:
    《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同‘萱’)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憂。背,北堂也。”
    124

    徇國

    成語拼音:
    xùn guó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徇:為國獻身。為國獻身,不顧個人家庭得失與安危
    成語出處:
    唐·李翰《蘇州嘉興屯田紀績頌序》:“至若義感于內,誠動于中,徇國家,恤人憂己。”
    125

    徇國

    成語拼音:
    xùn guó wàng jǐ
    成語解釋:
    徇:為國獻身。為國獻身,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
    成語出處:
    《宋書·謝晦傳》:“逮營陽失德,自絕宗廟,朝野岌岌,憂及禍難,忠謀協契,徇國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126

    徇公

    成語拼音:
    xùn gōng wàng jǐ
    成語解釋:
    徇:獻出生命。為國家公眾獻身,棄私利于不顧
    成語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奪范純仁謚忠宣議》:“直欲戒后世亂臣賊子之迷罔,徇公己,為國惜賢。”
    127

    徇國

    成語拼音:
    xùn guó wàng shēn
    成語解釋:
    指為國盡忠而將個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為國獻身。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贈裴垍官制》:“故太子賓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為理,事君盡禮,徇國身。”
    128

    心手相

    成語拼音:
    xīn shǒu xiāng wàng
    成語解釋:
    極言得心應手。
    成語出處:
    清·包世臣《再與楊季子書》:“子瞻機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獨立千載。”
    129

    江湖

    成語拼音:
    xiāng wàng jiāng hú
    成語解釋:
    指魚在江湖里彼此相。形容彼此間無急切的需要而相互記,各不關心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于江湖。”
    130

    形骸

    成語拼音:
    xiāng wàng xíng hái
    成語解釋:
    謂彼此不拘形跡,無所顧忌。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梅》:“答云:‘小梅事我年余,相形骸,我已婉求之矣。’”
    131

    殉義

    成語拼音:
    xùn yì wàng shēn
    成語解釋:
    殉:獻出生命。為追求正義而獻身
    成語出處:
    《陳書·魯廣達傳論》:“魯廣達全忠守道,殉義身,蓋亦陳代之良臣也。”
    132

    殉義

    成語拼音:
    xùn yì wàng shēng
    成語解釋:
    殉:獻出生命。為追求正義而獻身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為蘇宏暉謝表》:“臣等殉義生,報恩惟死,不任感激慶戴之至。”
    133

    徙宅

    成語拼音:
    xǐ zhái wàng qī
    成語解釋:
    徙:遷移;宅:住所。搬家記把妻子帶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敬慎》:“予聞之甚者,徙而其妻,有諸。”
    134

    憂國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因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成語出處:
    《后漢書·來歙傳》:“中郎將來歙,攻戰連年,平定羌、隴,憂國家,忠孝彰著。”
    135

    憂公

    成語拼音:
    yōu gōng wàng sī
    成語解釋:
    關心公益,不顧私利。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辦也。”
    136

    憂國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sī
    成語解釋:
    憂:憂慮。憂慮國事,記了私事
    成語出處:
    《古文苑·楚相孫叔敖碑》:“其憂國私,乘馬三年,不別牝牡。”
    137

    憂國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shēn
    成語解釋:
    憂:憂慮。一心憂慮國事,了自身安危
    成語出處:
    《晉書·淮南忠壯王允傳》:“故淮南王允忠考篤誠,憂國身,討亂奮發,幾于克捷。”
    138

    遺世

    成語拼音:
    yí shì wàng lèi
    成語解釋:
    避世隱居而不為世俗之事牽累。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學士亭記》:“故或放跡于江海,或養操于山林,求遺世累志士而與之游。”
    139

    遺物

    成語拼音:
    yí wù wàng xíng
    成語解釋:
    泯滅物我界限,謂舍棄外在形式,精神進入我境界。
    成語出處:
    宋·秦觀《心說》:“目無外視,耳無外聽,遺物形,在我而已。”
    140

    遺形

    成語拼音:
    yí xíng wàng xìng
    成語解釋:
    見“遺形藏志”。
    成語出處:
    前蜀·杜光庭逸句:“返樸還淳皆至理,遺形性盡真銓。”
    * 忘的成語,帶忘字的成語,包含忘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