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得字的成語 (304個)

    241

    欣然自

    成語拼音:
    xīn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心情舒適、自覺意貌。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魯丕傳》:“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
    242

    兇豎

    成語拼音:
    xiōng shù dé zhì
    成語解釋:
    豎:童仆;兇豎:兇惡的小人。兇惡的小人行其志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竇武傳》:“當是時,兇豎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
    243

    忻忻

    成語拼音:
    xīn xīn dé yì
    成語解釋:
    心情歡喜自覺快意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0回:“那些小旦,取在十名前的,他相與的大老官來看了榜,都忻忻意。”
    244

    軒軒甚

    成語拼音:
    xuān xuān shèn dé
    成語解釋:
    軒軒:洋洋自的樣子。形容非常意。[
    成語出處:
    《新唐書·孔戣傳》:“戣自以適所志,軒軒甚。”
    245

    欣欣自

    成語拼音:
    xīn xīn zì dé
    成語解釋:
    猶言欣然自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6卷:“朱源在燈下細觀其貌,比前倍加美麗,欣欣自,道聲:‘娘子請坐。’”
    246

    逍遙自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dé
    成語解釋:
    無拘無束,安閑自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
    247

    杳不可

    成語拼音:
    yǎo bù kě dé
    成語解釋:
    杳:不見蹤影,沒有跡象。沒有一點消息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求之市中數日,杳不可。”
    248

    鷸蚌相持,漁人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利。
    成語出處:
    《戰國策 燕策二》記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面都不相讓。漁翁來了,把兩個都捉住了。
    249

    鷸蚌相持,漁翁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wēng dé lì
    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語出處:
    《戰國策 燕策二》記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面都不相讓。漁翁來了,把兩個都捉住了。
    250

    鷸蚌相爭,漁翁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成語解釋: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而并禽之
    251

    一蹴而

    成語拼音:
    yī cù ér dé
    成語解釋:
    見“一蹴而就”。
    成語出處:
    茅盾《路》十二:“現在,他們認為勝利不能一蹴而,必須用持久戰。”
    252

    菜根

    成語拼音:
    yǎo dé cài gēn
    成語解釋:
    舊指安貧守道。現也形容安于艱苦的生活。
    成語出處:
    宋·朱熹《小學·善行實敬身》:“汪信民嘗言:‘人常咬菜根,則百事可做。’”
    253

    之功

    成語拼音:
    yī dé zhī gōng
    成語解釋:
    :一點兒心;功:成績。一點兒很微小的成績;指微小的成功。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
    254

    之見

    成語拼音:
    yī dé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一點點膚淺的見解。表示謙虛。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
    255

    志滿

    成語拼音:
    yì dé zhì mǎn
    成語解釋:
    因愿望實現而心滿意足。亦作“志意滿”。
    成語出處: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今漢王大敗虧輸,項王意志滿。”
    256

    之愚

    成語拼音:
    yī dé zhī yú
    成語解釋:
    指自己對某件事的一點看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
    257

    一夫道,九族升天

    成語拼音:
    yī fū dé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第九回:“我聽說一夫道,九祖升天,那有個九族升天之說嗎?”
    258

    因禍

    成語拼音:
    yīn huò dé fú
    成語解釋:
    因遭遇災禍之后反而到福。指對禍患處理當;壞事變成了好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越王勾踐棲于會稽,復殘強吳而霸天下,此皆因禍為福,轉敗為功者也。”
    259

    一舉兩

    成語拼音:
    yī jǔ liǎng dé
    成語解釋:
    舉:做事。做一件事同時到兩種好處。
    成語出處:
    《晉書 束皙傳》:“賜其十年之復,以慰重遷之情。一舉兩,外實內寬。”
    260

    優劣

    成語拼音:
    yōu liè dé suǒ
    成語解釋:
    好的差的各其所
    成語出處:
    * 得的成語,帶得字的成語,包含得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