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形字的成語 (185個)

    121

    容憔悴

    成語拼音:
    xíng róng qiáo cuì
    成語解釋:
    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體瘦弱,面色枯黃。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夫人見策容憔悴,泣曰:‘兒失矣!’”
    122

    神不全

    成語拼音:
    xíng shén bù quán
    成語解釋:
    體;神:精神。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象不完美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神不全。”
    123

    勢逼人

    成語拼音:
    xíng shì bī rén
    成語解釋:
    勢發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成語出處:
    謝覺哉《冷和熱》:“‘熱’可以逼得喜冷的人也熱起來,勢逼人,不熱不可。”
    124

    色倉皇

    成語拼音:
    xíng sè cāng huáng
    成語解釋:
    動作匆忙,神色慌張。
    成語出處: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46回:“威無從禁止,累得聲勢沮喪,色倉皇。”
    125

    輸色授

    成語拼音:
    xíng shū sè shòu
    成語解釋:
    謂以舉止、神態傳遞傾慕之情。多以容男女相悅。
    成語出處: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無題詩》:“一日見某部某郎,不覺傾倒,輸色授,頗難自持。”
    126

    勝之地

    成語拼音:
    xíng shèng zhī dì
    成語解釋:
    勝:地理勢優越。指地勢優越的區域
    成語出處:
    唐·李世民《冊高士廉改封申國公文》:“勝之地,允屬勛賢。”
    127

    勝之國

    成語拼音:
    xíng shèng zhī guó
    成語解釋:
    勝:地理勢優越。指地勢優越的國家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秦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險千里,持戟百萬。”
    128

    勢之途

    成語拼音:
    xíng shì zhī tú
    成語解釋:
    勢:指人事上強弱之勢,指人際關系。指官員升遷的道路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勢之途。”
    129

    式主義

    成語拼音:
    xíng shì zhǔ yì
    成語解釋:
    給予而上學的諸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種哲學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這種單純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式主義的態度是很不對的。”
    130

    相忘

    成語拼音:
    xiāng wàng xíng hái
    成語解釋:
    謂彼此不拘跡,無所顧忌。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梅》:“答云:‘小梅事我年余,相忘骸,我已婉求之矣。’”
    131

    心為

    成語拼音:
    xīn wéi xíng yì
    成語解釋:
    體。心神被生活、功名利祿所驅使。容人的思想不自由,做一些違心的事
    成語出處:
    晉·陶潛《歸去來辭》:“既自以心為役,奚惆悵而獨悲?”
    132

    枉影曲

    成語拼音:
    xíng wǎng yǐng qū
    成語解釋:
    東西的狀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彎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會有什么結果。
    成語出處:
    《列子·說符》:“枉則影曲,直則影正。”
    133

    奪名

    成語拼音: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成語解釋:
    奪:決定。依照事物的態特征來決定它的名稱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7回:“如今年深歲改,人不能識,故皆象奪名,漸漸的喚差了,也是有的……”
    134

    銷骨立

    成語拼音:
    xíng xiāo gǔ lì
    成語解釋:
    身體消瘦;骨架凸現。容身體極為消瘦。:身體;銷: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樹立;凸現。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葉生》:“生嗒喪而歸,愧負知己,銷骨立,癡若木偶。”
    135

    見絀

    成語拼音: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成語解釋:
    :比較;見:顯示出;絀:不夠;不足。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見婁樸,同窗共硯,今日相見絀。難說心中不鼓動么?”
    136

    見拙

    成語拼音:
    xiāng xíng jiàn zhuō
    成語解釋:
    見“相見絀”。
    成語出處:
    郭沫若《蒲劍集·“民族式”商兌》:“皮簧劇在戲劇構成上也占著超越的地位,但把來和近代小說與近代話劇比較,由于內容的陳舊,是不免相見拙的。”
    137

    息名彰

    成語拼音:
    xíng xī míng zhāng
    成語解釋:
    息:通“熄”,滅;彰:顯揚。人死了,名聲卻顯揚于世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上德》:“故古之人,身隱而功著,息而名彰。”
    138

    失色

    成語拼音:
    xiāng xíng shī sè
    成語解釋:
    :對照。相比之下;顯得不足。
    成語出處:
    秦牧《在仙人掌叢生的地方》:“仙人掌終于鍛煉出現在這樣一種使普通植物為之相失色的倔強性格和卓特風貌。”
    139

    色色

    成語拼音:
    xíng xíng sè sè
    成語解釋:
    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原指生出這種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成語出處:
    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于萬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養之,色色,無所棄遺。”
    140

    于色

    成語拼音:
    xǐ xíng yú sè
    成語解釋:
    :表露;色:臉色。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臉上。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成語出處:
    《北史 高允傳》:“允喜于色,語人曰:‘天恩以我篤老,大有所賚,得以贍客矣。’”
    * 形的成語,帶形字的成語,包含形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