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形字的成語 (185個)
-
161
影單形只
- 成語拼音:
- yǐng dān xíng zhī
- 成語解釋:
- 形:形體。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 成語出處:
- 清·嚴復《浮生六記》第三卷:“因得常哭于蕓娘之墓,影單形只,備極凄涼。”
-
162
隱介藏形
- 成語拼音:
- yǐn jiè cáng xíng
- 成語解釋:
- 介:鱗甲。隱藏形體,使人看不見。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
163
以利累形
- 成語拼音:
- yǐ lì lěi xíng
- 成語解釋:
- 為了謀取利益而危害身體。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
-
164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 成語拼音:
- 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隨聲附和,沒有主見,湊熱鬧。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一犬吠形,萬犬吠聲;一人傳虛,百人傳實。”
-
165
一犬吠形,群犬吠聲
- 成語拼音:
- yī quǎn fèi xíng,qún quǎn fèi shēng
- 成語解釋:
- 吠:狗叫。比喻隨聲附和,沒有主見,湊熱鬧
- 成語出處:
- 《晉書·傅咸傳》:“一犬吠形,群犬吠聲,懼于群犬,遂至叵聽也。”
-
166
遺物忘形
- 成語拼音:
- yí wù wàng xíng
- 成語解釋:
- 泯滅物我界限,謂舍棄外在形式,精神進入忘我境界。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心說》:“目無外視,耳無外聽,遺物忘形,在我而已。”
-
167
原形畢露
- 成語拼音:
- yuán xíng bì lòu
- 成語解釋:
- 原形:本來面目;畢露:完全暴露。本相完全暴露了。
- 成語出處:
- 清 錢泳《履園叢話》:“(狐女曰)將衣求印,原冀升天,詎意被其一火,原形畢露,骨肉僅存,死期將至。”
-
168
影形不離
- 成語拼音:
- yǐng xíng bù lí
- 成語解釋:
- 形影不離。比喻關系密切。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他的面貌、服裝比趙子曰的好看的不止十倍,可是他們兩個是影形不離的好朋友。”
-
169
原形敗露
- 成語拼音:
- yuán xíng bài lù
- 成語解釋:
- 本來面目暴露出來。
- 成語出處:
- 唐浩明《曾國藩》第一部第九章四:“高疤臉先想以一個老實膽小的小商販的面目混過厘卡,現在見原形敗露,知道哀求無用,只有狠心出一筆大錢來買通。”
-
170
遺形藏志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cáng zhì
- 成語解釋: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成語出處:
-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遺形藏志,與道相得。”
-
171
佹形僪狀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cáng zhuàng
- 成語解釋:
- 奇形怪狀。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龍馬贊》:“獨角之犀來自九真,食火之雞貢于三佛各之境,其他佹形僪狀,藉藉紛紛。”
-
172
妖形怪狀
- 成語拼音:
- yāo xíng guài zhuàng
- 成語解釋:
- 裝束奇特,舉止輕佻。多形容女性。
- 成語出處:
- 巴金《談》:“他看不慣媳婦‘一天打扮得妖形怪狀’上館子,參加舞會,過那種‘花瓶’的生活。”
-
173
移形換步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huàn bù
- 成語解釋:
- 猶移步換形。形容變化多端。
- 成語出處:
- 清 錢謙益《與方爾止書》:“八旬之內,勢變多端,盡寸之間,移形換步。正所謂波瀾獨老成也。”
-
174
有形可檢,有數可推
- 成語拼音:
- yǒu xíng kě jiǎn,yǒu shù kě tuī
- 成語解釋:
- 推:推求。有形跡可檢驗,有數據可推求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祖沖之《辨戴法興難新歷》:“遲疾之率,非出神怪,有形可檢,有數可推。”
-
175
遺形去貌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qù mào
- 成語解釋:
- 謂舍棄一切外在形式。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與陶孝若書》:“然一相識,而遂遺形去貌,又非淺淺者可同年輪也。”
-
176
遺形忘性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wàng xìng
- 成語解釋:
- 見“遺形藏志”。
- 成語出處:
- 前蜀·杜光庭逸句:“返樸還淳皆至理,遺形忘性盡真銓。”
-
177
義形于色
- 成語拼音:
- yì xíng yú sè
- 成語解釋:
- 義:正義;伸張正義;形:表現;見之于形;色:臉色。伸張正義的神態流露在臉面上。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于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
-
178
憂形于色
- 成語拼音:
- yōu xíng yú sè
- 成語解釋:
- 形:表現。色:面色表情。憂愁的神色從臉上表現出來。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禱祈無效,上憂形于色。”
-
179
羊質虎形
- 成語拼音:
- yáng zhì hǔ xíng
- 成語解釋:
- 質:本性。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 成語出處:
- 《慈溪太后演義》第13回:“看似新機勃發,政局昌明,其實是徒襲皮毛,未得精髓,羊質虎形,濟什么事?”
-
180
影只形單
- 成語拼音:
- yǐng zhī xíng dān
- 成語解釋:
- 猶形單影只。
- 成語出處:
- 元·高明《琵琶記》第五出:“[生]非是我要埋冤,只愁他影只形單,我出去有誰看管。”
* 形的成語,帶形字的成語,包含形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