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形字的成語 (185個)
-
101
形表影附
- 成語拼音:
- xíng biǎo yǐng fù
- 成語解釋:
- 形表:儀容表率;影附:影子附于形體。比喻人的品德堪為表率,人們如影附形地追逐左右
- 成語出處:
- 漢·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時纓唩之徒,望形表而影附。”
-
102
形單影單
- 成語拼音:
- xíng dān yǐng dān
- 成語解釋:
- 形:形體。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 成語出處:
- 明·高濂《玉簪記·追別》:“我怎敢忘卻些兒燈邊枕邊,只愁你形單影單,只愁你衾寒枕寒,哭得我哽咽喉干。”
-
103
形單影只
- 成語拼音:
- xíng dān yǐng zh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孤獨;沒有同伴。形:身體;單:孤單;影:身影;只:指單獨。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唯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
-
104
形而上學
- 成語拼音:
- xíng ér shàng xué
- 成語解釋:
- 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世界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矛盾論》:“一種是形而上學的見解,一種是辯證法的見解,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種宇宙觀。”
-
105
形格勢禁
- 成語拼音:
- xíng gé shì jìn
- 成語解釋:
- 格:阻礙;禁:制止。指受形勢的阻礙或限制,事情難于進行。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
106
形槁心灰
- 成語拼音:
- xíng gǎo xīn huī
- 成語解釋:
- 槁:枯干。形容身體消瘦不堪,心境極為冷漠,毫無生氣。
- 成語出處:
- 清 錢泳《履園叢話 舊聞 席氏多賢》:“今生已被虜,人被殺,兒孤婦寡,饑寒交迫,形槁心灰,雖生亦猶死也。”
-
107
形孤影寡
- 成語拼音:
- xíng gū yǐng guǎ
- 成語解釋:
- 同“形單影只”。
- 成語出處:
- 明·高濂《玉簪記·占兒》:“春去秋來,秋去春來,形孤影寡,想殺我膝下斑斕。”
-
108
形孤影只
- 成語拼音:
- xíng gū yǐng zhī
- 成語解釋:
- 同“形單影只”。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我上京聽選,留賢妻在家形孤影只。不若同到京中,百事也有商量。”
-
109
消患未形
- 成語拼音:
- xiāo huàn wèi xíng
- 成語解釋:
- 消:消除;形:顯露。在禍患尚未顯露之前就予以消除
- 成語出處:
- 清·黎庶昌《上沈相國書》:“必有消患未形,而為朝野所利賴,遠人所折服者。”
-
110
形跡可疑
- 成語拼音:
- xíng jì kě yí
- 成語解釋:
- 舉止和神情很值得懷疑。形跡:舉動和神色;可疑:值得懷疑。
- 成語出處:
- 清 孔尚任《桃花扇》:“圓老故交雖多,因其形跡可疑,亦無人代為分辯。”
-
111
形禁勢格
- 成語拼音:
- xíng jìn shì gé
- 成語解釋:
- 見“形格勢禁”。
- 成語出處:
- 宋·辛棄疾《美芹十論·觀釁》:“逆亮自知形禁勢格,巢穴迥遙,恐狂謀無成而竄身無所。”
-
112
形劫勢禁
- 成語拼音:
- xíng jié shì jìn
- 成語解釋:
- 見“形格勢禁”。
- 成語出處:
- 嚴復《原強》:“夫奴虜之于主人,特形劫勢禁,無可如何已耳,非心悅誠服,有愛于其國與主,而共保持之也。”
-
113
形具神生
- 成語拼音:
- xíng jù shén shēng
- 成語解釋:
- 形:形體;神:精神。人的形體具備,精神隨之產生。
- 成語出處:
- 《荀子·天論》:“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藏)焉,夫是之謂天情。”
-
114
形夸骨佳
- 成語拼音:
- xíng kuā gǔ jiā
- 成語解釋:
- 夸:通“姱”,美好;佳:美好。形容女子身形柔弱,體形優美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曼頰皓齒,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悅者,西施、陽文也。”
-
115
形貌昳麗
- 成語拼音:
- xíng mào yì lì
- 成語解釋:
- 昳麗:神采煥發。容貌美麗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
116
喜怒不形于色
- 成語拼音:
-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 成語解釋:
- 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志 先主傳》:“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
117
心凝形釋
- 成語拼音:
- xīn níng xíng shì
- 成語解釋:
- 精神專注,達到忘形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列子·黃帝》:“心凝形釋,骨肉都融。”
-
118
形親之國
- 成語拼音:
- xíng qīn zhī guó
- 成語解釋:
- 指邊界相鄰而友好的國家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傳》:“今秦與楚,接境壤界,固形親之國。”
-
119
形如槁木
- 成語拼音:
- xíng rú gǎo mù
- 成語解釋:
- 槁:枯干。形體像枯干的樹木一樣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120
形容枯槁
- 成語拼音:
- xíng róng kū gǎo
- 成語解釋:
- 身體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黃。枯槁:枯萎;枯干。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漁父》:“顏色憔悴,面容枯槁。”
* 形的成語,帶形字的成語,包含形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