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履字的成語 (88個)

    21

    倒施

    成語拼音:
    guān lǚ dào shī
    成語解釋:
    冠:帽子;:鞋子。比喻上下顛倒,尊卑不分
    成語出處:
    明·李贄《序》:“蓋自宋室不競,冠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
    22

    倒易

    成語拼音:
    guān lǚ dào yì
    成語解釋: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 楊賜傳》:“亡損溝壑,不見逮及,冠倒易,陵谷代處。”
    23

    倒置

    成語拼音:
    guān lǚ dào zhì
    成語解釋: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成語出處: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第22卷:“明宗之于強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馭矣。至石晉尤甚,幾有冠倒置之勢。”
    24

    危行

    成語拼音:
    gū lǚ wēi xíng
    成語解釋:
    謂行為孤高獨特。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冰玉齋記》:“若明仲者,雄談博辯而人不以為狂,志高遠慮而人不以為迂,孤危行而人不以為異。”
    25

    冠袍帶

    成語拼音:
    guān páo dài lǚ
    成語解釋:
    帽子、袍子、帶子、鞋子。泛指隨身的必須用品。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8回:“一個捧著文房四寶,一個捧著冠袍帶。”
    26

    冠上

    成語拼音:
    guān shàng lǚ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別。
    成語出處:
    《史記·儒林列傳》:“冠雖敝,必加于首;雖新,必關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27

    瓜田不納,李下不正冠

    成語拼音: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成語解釋:
    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納,李下不整冠”。
    成語出處:
    《藝文類聚》卷四一引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李下不正冠。”
    28

    瓜田不納,李下不整冠

    成語拼音: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成語解釋:
    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李下不正冠。”
    29

    黃冠草

    成語拼音:
    huáng guàn cǎo lǚ
    成語解釋:
    見“黃冠草服”。
    成語出處:
    曹亞伯《武昌起義·宣布滿清罪狀檄》:“黃冠草之民,誰無尊親之血氣;四海九州之內,何非故國之山河。”
    30

    含霜

    成語拼音:
    hán shuāng lǚ xuě
    成語解釋:
    比喻品行高潔。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漢過》:“含霜雪,義不茍合;據道推方,嶷然不群。”
    31

    踐冰

    成語拼音:
    jiàn bīng lǚ tàn
    成語解釋:
    踐:踩;:踏。踩冰踏炭。形容寒熱同感,休戚與共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陳思王植傳》:“今臣與陛下踐冰炭,登山浮澗,寒溫燥濕,高下共之。”
    32

    劍及

    成語拼音:
    jiàn jí lǚ jí
    成語解釋:
    見“劍及屨及”。
    成語出處:
    《新華日報》1943.1.31:“社會上各界領袖,能以身作則,劍及及的來做,則移風易俗,也絕不是挾泰山以超北海的難事。”
    33

    上殿

    成語拼音:
    jiàn lǚ shàng diàn
    成語解釋:
    劍:刀劍;:泛指鞋。古代皇帝允許功臣帶刀劍與穿鞋上殿作為恩寵。形容待遇優異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家》:“于是乃令蕭何賜帶劍上殿,入朝不趨。”
    34

    監市

    成語拼音:
    jiān shì lǚ xī
    成語解釋:
    比喻善于體察事物。
    成語出處:
    《莊子 知北游》:“正獲之問于監市狶也,每下愈況。”王先謙集解引李頤曰:‘市魁豕,其股腳狶難肥處,故知豕肥耳。”
    35

    進退

    成語拼音:
    jìn tuì lǚ shéng
    成語解釋:
    見“進退中繩”。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內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馬志,是故能進退繩而旋曲中規矩。”
    36

    據義

    成語拼音:
    jù yì lǚ fāng
    成語解釋:
    根據正道立身行事。
    成語出處:
    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為人據義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37

    截趾適

    成語拼音:
    jié zhǐ shì lǚ
    成語解釋:
    腳大鞋小,切斷腳趾去適應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強湊合或無原則的遷就
    成語出處:
    劉師培《補》:“若強為之解,徒見其截趾適耳。”
    38

    薄臨深

    成語拼音:
    lǚ bó lín shēn
    成語解釋:
    比喻身處險境,必須十分謹慎。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薄冰。”
    39

    穿踵決

    成語拼音:
    lǚ chuān zhǒng jué
    成語解釋:
    鞋子破了,露出腳后跟。形容很貧苦。
    成語出處:
    《莊子 讓王》:“捉襟而肘見,納而踵決。”
    40

    機乘變

    成語拼音:
    lǚ jī chéng biàn
    成語解釋:
    猶隨機應變。
    成語出處:
    唐·韋應物《彈棋歌》:“機乘變安可當,置之死地翻取強。”
    * 履的成語,帶履字的成語,包含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