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大字的成語 (731個)

    121

    成語拼音:
    dà fù dà guì
    成語解釋:
    指十分富有和高貴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8卷:“后來雖不能如二公這等貴,卻也免了一個難,享個家事。”
    122

    成語拼音:
    dà fēng dà làng
    成語解釋:
    指巨的風浪。比喻社會的動蕩、變化。也比喻尖銳、復雜、激烈、艱苦的斗爭。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浪也不可怕。人類社會就是從浪中發展起來的。”
    123

    放厥詞

    成語拼音:
    dà fàng jué cí
    成語解釋:
    厥:其;他的。原指極力鋪陳辭藻。現含貶義;指人夸夸其談發議論;而且言不中肯。有時也指胡說八道。
    成語出處:
    清 趙翼《毆北詩話 蘇東坡詩》:“至東坡益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觀。”
    124

    放厥辭

    成語拼音:
    dà fàng jué cí
    成語解釋:
    亦作“放厥詞”。①謂寫出量優美的辭章。②發議論(今多含貶義)。
    成語出處: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放厥辭。”
    125

    發雷霆

    成語拼音:
    dà fā léi tíng
    成語解釋: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聲。形容發脾氣;高聲怒斥別人。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秀才發雷霆。”
    126

    腹便便

    成語拼音:
    dà fù pián pián
    成語解釋:
    便便:肥胖的樣子。肚子又又肥。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內空虛而言。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邊韶傳》:“韶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
    127

    法小廉

    成語拼音:
    dà fǎ xiǎo lián
    成語解釋:
    舊時指臣盡忠,小臣盡職。
    成語出處:
    《禮記·禮運》:“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
    128

    發議論

    成語拼音:
    dà fā yì lùn
    成語解釋:
    發:表達,傳達。盡情地發表各種意見和評論。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談起來,一會兒發議論,一會兒又竭力恭維。”
    129

    風之歌

    成語拼音:
    dà fēng zhī gē
    成語解釋:
    指漢高祖的《風歌》。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壯志
    成語出處:
    唐·宋之問《奉和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樂思回斜日,歌詞繼《風》。”
    130

    方之家

    成語拼音:
    dà fāng zhī jiā
    成語解釋:
    方:原指深通道術的人。后泛指見識廣博;懂得道理;學問深厚或專精于某種技藝的人。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秋水》:“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方之家。”
    131

    費周折

    成語拼音:
    dà fèi zhōu zhé
    成語解釋:
    周折:曲折,不順利。形容事情復雜,辦起來十分困難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39回:“惟恐他別生枝葉,那時更難拿獲,倒要費周折呢。”
    132

    功畢成

    成語拼音:
    dà gōng bì chéng
    成語解釋:
    工程或任務宣告完成。同“功告成”。
    成語出處:
    《漢書 王莽傳上》:“諸生、庶民和會,十萬眾并集,平作二旬,功畢成。”
    133

    鍋飯

    成語拼音:
    dà guō fàn
    成語解釋:
    鍋燒的供很多人吃的飯菜。比喻分配上的極端平均主義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像黃原這樣的貧困山區,如果不砸爛鍋飯,實行生產責任制,就不可能尋找另外的出路。”
    134

    功告成

    成語拼音:
    dà gōng gào chéng
    成語解釋:
    功:事業;告:宣告。指完成了一項巨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務。也作“功畢成”。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上》:“十萬眾并集,平作二旬,功畢成。”
    135

    工告成

    成語拼音:
    dà gōng gào chéng
    成語解釋:
    指巨工程或重要任務宣告完成。同“功告成”。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賈魯河故道》:“計其功費,用銀不過二三萬,用夫不過三萬余名,而工告成矣。 ”
    136

    公無私

    成語拼音:
    dà gōng wú sī
    成語解釋: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成語出處:
    清 龔自珍《論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謂公無私也已。”
    137

    干物議

    成語拼音:
    dà gān wù yì
    成語解釋:
    干:冒犯;物議:眾人的議論。引起眾多的議論或引起輿論的不滿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恐怕他擺出老前輩的架子來,那是干物議的。”
    138

    公至正

    成語拼音:
    dà gōng zhì zhèng
    成語解釋: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辦理,毫不偏心
    成語出處: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一章:“來懲辦林、鄧,表示自己的‘公至正’。”
    139

    惑不解

    成語拼音:
    dà huò bù jiě
    成語解釋: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天地》:“惑者,終身不解;愚者,終身不靈。”
    140

    成語拼音:
    dà hǎn dà hǒu
    成語解釋:
    聲叫嚷,形容肆宣傳,造輿論
    成語出處:
    鄧小平《重要的是做好經常工作》:“不是鞏固這幾年吼的東西,而是鞏固原來長期積累下來的好經驗、好作風、好做法。”
    * 大的成語,帶大字的成語,包含大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