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大字的成語 (731個)

    81

    德不酬

    成語拼音:
    dà dé bù chóu
    成語解釋:
    酬:報答,償還。的恩惠無法報答或不用報答
    成語出處:
    明·吳麟征《還里人田券書》:“諺云:德不酬。”
    82

    度包容

    成語拼音:
    dà dù bāo róng
    成語解釋:
    形容氣量,能寬容人。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這事情自以為不辦為是。倘若嫂夫人是度包容的呢,自然沒得話說。”
    83

    膽包身

    成語拼音:
    dà dǎn bāo shēn
    成語解釋:
    謂膽量極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關云長雄略蓋世,趙子龍膽包身。”
    84

    包天

    成語拼音:
    dǎn dà bāo tiān
    成語解釋:
    形容膽量極(多指做壞事)。現多含貶義。
    成語出處:
    唐 劉叉《自問》:“自問彭城子何人授汝顛,酒腸寬似海,詩膽于天。”
    85

    地春回

    成語拼音:
    dà dì chūn huí
    成語解釋:
    見“地回春”。
    成語出處: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十六章:“樓三室的對聯,引用了古人的詩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頭。’橫額是:‘地春回’。”
    86

    打出手

    成語拼音:
    dà dǎ chū shǒu
    成語解釋:
    打出手”原是戲劇表演的術語;指以一個主要人物為中心;同時與幾個人對打;互相投擲、接踢武器的武打場面。現多形容野蠻地逞兇打人或互相爭斗毆打(:表示程度、規模之甚)。
    成語出處:
    許滌新《周總理戰斗在重慶》:“國民黨反動派發現了這一情況,氣急敗壞地打出手,警察、憲兵、便衣、特務,紛紛出動。”
    87

    成語拼音:
    dà dāi dà hé
    成語解釋:
    形容文思跌蕩,放得開,收得攏。
    成語出處:
    清·趙翼《憂旱》:“今年天作奇文章,合為弛張。”
    88

    鼎鼎

    成語拼音:
    dǐng dǐng dà míng
    成語解釋:
    鼎鼎:名聲盛的樣子。很的名氣。
    成語出處: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為我們講經學的一位鼎鼎名的成都名士,只拿著一本《左傳事緯》照本宣科。”
    89

    敵當前

    成語拼音:
    dà dí dāng qián
    成語解釋:
    當:面對、正在。強的敵人就在前面。表示面對危難;處于嚴重的關頭。常用以形容局勢嚴重;不容忽視。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敵在前,而公傷臥、眾心懼矣。”
    90

    方方

    成語拼音:
    dà dà fāng fāng
    成語解釋:
    指人的行為舉止自然不俗氣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所以他們但凡吃物,不肯方方,總是賊頭賊腦,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91

    動干戈

    成語拼音:
    dà dòng gān gē
    成語解釋:
    干、戈:古代兩種兵器。原指進行戰爭。現多比喻張聲勢地行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92

    動肝火

    成語拼音:
    dà dòng gān huǒ
    成語解釋:
    怒。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一回:“毛虎聽了,不覺動肝火。”
    93

    地回春

    成語拼音:
    dà dì huí chūn
    成語解釋:
    指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地上出現一片生機景象。有時亦用比喻形勢好轉。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62回:“陰歷初三立春,當時有地回春,萬象更新之義。”
    94

    度豁達

    成語拼音:
    dà dù huò dá
    成語解釋:
    度:氣量;豁達:開朗。形容人寬宏開通,有度量,能容人
    成語出處:
    清·許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度豁達,殊不介意。”
    95

    膽海口

    成語拼音:
    dà dǎn hǎi kǒu
    成語解釋:
    膽:膽量;海口:說話。著膽子夸海口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9回:“況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膽海口,孤也頗有個賢名在外。”
    96

    刀闊斧

    成語拼音:
    dà dāo kuò fǔ
    成語解釋:
    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殺氣騰騰;充滿戰斗氣氛。現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搖旗吶喊,擂鼓鳴鑼,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
    97

    咧咧

    成語拼音:
    dà dà liē liē
    成語解釋:
    形容待人處事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03回:“忽見由南往北來了數十頭牛,咧咧地趕著牛,牛上騎著三個小孩子。”
    98

    落落

    成語拼音:
    dà dà luò luò
    成語解釋:
    形容態度方。亦形容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成語出處:
    李準《兩代人》:“不能落落的,一定得認真負責,多向支部匯報,爭取幫助。”
    99

    莫容

    成語拼音:
    dào dà mò róng
    成語解釋: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所以天下容納不了他。后用以正確的道理不為世間所接受。
    成語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夫子之道,至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100

    帽子

    成語拼音:
    dài dà mào zǐ
    成語解釋:
    比喻給人加上夸了的罪名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8回:“中丞穿的是件接衫,也沒有戴帽子。”
    * 大的成語,帶大字的成語,包含大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