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地字的成語 (569個)

    361

    斯文委

    成語拼音:
    sī wén wěi dì
    成語解釋: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由杜子美以來,四百余年,斯文委,文章之士,隨世所能,杰出時輩,未有升子美之堂者。”
    362

    死無葬身之

    成語拼音: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成語解釋:
    死了沒有方埋葬。形容死的結局很悲慘。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天那,可憐害俺一家,死無葬身之也。”
    363

    死心搭

    成語拼音:
    sǐ xīn dā dì
    成語解釋:
    見“死心塌”。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是他拂茶青山沽酒旗,伴著我死心搭。”
    364

    死心落

    成語拼音:
    sǐ xīn luò dì
    成語解釋:
    猶死心塌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安公子這幾個頭,真是磕了個死心落的。”
    365

    死心塌

    成語拼音:
    sǐ xīn tā dì
    成語解釋:
    死心:不變心;塌:指心里塌實。原指心里塌實;不再做別的打算。現形容主意已定;決不改變或心甘情愿。
    成語出處:
    元 喬孟符《鴛鴦被》第四折:“這洛陽城劉員外,他是個有錢賊,只要你還了時,方才死心塌。”
    366

    死心踏

    成語拼音:
    sǐ xīn tà dì
    成語解釋:
    見“死心塌”。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要不這么冤你一下,你怎么會死心踏的點頭呢?”
    367

    山搖

    成語拼音:
    shān yáo dì dòng
    成語解釋:
    山和都在動搖。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巨大。
    成語出處:
    《宋書 五行志五》:“大明六年七月甲申,震,有聲自河北來,魯郡山搖動。”
    368

    上知天文,下知

    成語拼音: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成語解釋:
    知:曉得,知道。形容學問淵博,無所不至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369

    桑梓之

    成語拼音:
    sāng zǐ zhī dì
    成語解釋:
    桑梓:種在宅院的桑樹、梓樹。指故鄉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少不得去看一看墳墓,會一會親友。”
    370

    四戰之

    成語拼音:
    sì zhàn zhī dì
    成語解釋:
    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方。
    成語出處:
    《史記·樂毅列傳》:“趙,四戰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后漢書·荀彧傳》:“穎川,四戰之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
    371

    天崩

    成語拼音:
    tiān bēng dì chè
    成語解釋:
    崩:倒塌;坼:裂開。象天塌下、裂開那樣。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
    成語出處:
    《戰國策 趙策三》:“天崩坼,天子下席。”
    372

    天崩

    成語拼音:
    tiān bēng dì jiě
    成語解釋:
    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同“天崩坼”。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留別海昌同學序》:“天崩解,落然無與我事。”
    373

    天崩

    成語拼音:
    tiān bēng dì liè
    成語解釋:
    比喻重大的事變。崩:倒塌。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大樹坡義虎送親》:“忽亂喇的一聲響亮,如天崩裂,一件東西向前而墜。”
    374

    天崩

    成語拼音:
    tiān bēng dì tā
    成語解釋:
    天崩塌,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災難、重大的事變或強烈的聲響。
    成語出處:
    《三國演義》第七一回:“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塌之勢。”〖示例〗忽聽得轟的一聲,猶如~一般。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
    375

    天崩

    成語拼音:
    tiān bēng dì tān
    成語解釋:
    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同“天崩坼”。
    成語出處:
    茅盾《參孫的復仇》:“立時天崩坍一陣響,整個大殿倒塌。”
    376

    天崩

    成語拼音:
    tiān bēng dì xiàn
    成語解釋:
    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同“天崩坼”。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遠近,石炮落處,天崩陷,山倒石裂。”
    377

    天不蓋,不載

    成語拼音:
    tiān bù gài,dì bù zài
    成語解釋:
    蓋:遮蓋,掩蓋;載:裝載。形容罪大惡極,為天所不容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4回:“不知是那個天不蓋,不載,該剮的賊,裝做我去打了城子。”
    378

    天不怕,不怕

    成語拼音:
    tiān bù pà,dì bù pà
    成語解釋:
    形容無所畏懼,什么都敢干。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老爺小時何曾像這么天不怕不怕的!”
    379

    天不轉

    成語拼音:
    tiān bù zhuàn dì zhuàn
    成語解釋:
    指以后總有見面的機會
    成語出處:
    380

    天愁

    成語拼音:
    tiān chóu dì cǎn
    成語解釋:
    都感到愁苦、凄慘。形容極其悲慘(多用作渲染氣氛)。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慘,月色無光,孔明奄然歸天。”
    * 地的成語,帶地字的成語,包含地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