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地字的成語 (569個)

    341

    談天

    成語拼音:
    shuō dì tán tiān
    成語解釋:
    天上下,無所不談。形容話題廣泛或巧于言辭。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三回:“指揮說談天口,來誘翻江攪海人。”
    342

    無余

    成語拼音:
    sǎo dì wú yú
    成語解釋:
    同“掃俱盡”。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齊李斯甚,衣冠禮樂,掃無余。”
    343

    無遺

    成語拼音:
    sǎo dì wú yí
    成語解釋:
    見“掃無余”。
    成語出處:
    《晉書·惠帝紀》:“魏晉已來之積掃無遺矣。”
    344

    以盡

    成語拼音:
    sǎo dì yǐ jìn
    成語解釋:
    比喻破壞得徹底。也比喻面子、威風丟失干凈。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新民議 禁早婚議》:“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將掃以盡。”
    345

    是非之

    成語拼音:
    shì fēi zhī dì
    成語解釋:
    有麻煩或爭議的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我想第一步只有讓你師父跳出是非之,哪一方面都不幫。”
    346

    生靈涂

    成語拼音:
    shēng líng tú dì
    成語解釋:
    生靈: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靈涂。”
    347

    設身處

    成語拼音:
    shè shēn chǔ dì
    成語解釋:
    設:假設;處: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禮記 中庸》注:“體謂設以身處其而察其心也。”
    348

    隨時隨

    成語拼音:
    suí shí suí dì
    成語解釋:
    ①謂依照當時當情形;在不同的時間、點。②任何時間、點;時時處處。
    成語出處:
    清·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一:“游山詩有時之異宜,隨時隨,設色布景,否者皆陳言也。”
    349

    身首異

    成語拼音:
    shēn shǒu yì dì
    成語解釋:
    見“身首異處”。
    成語出處:
    《天安門詩抄·警告丑類》:“丑類敢越雷池,小心身首異。”
    350

    首善之

    成語拼音:
    shǒu shàn zhī dì
    成語解釋:
    ①指首都。②最好的方。
    成語出處:
    《漢書·儒林傳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
    351

    掃田刮

    成語拼音:
    sǎo tián guā dì
    成語解釋:
    掃:清除;刮:用鋒刃手削。指干零雜農活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我寧可與你家擔水運漿,掃田刮,做個傭工。”
    352

    梭天摸

    成語拼音:
    suō tiān mō dì
    成語解釋:
    指上竄下跳。比喻到處逃竄。
    成語出處:
    《醒世姻緣傳》第七六回:“素姐忘記了是猴,只道當真成了自己的老公,朝鞭暮撲,打得個猴精梭天摸的著極。”
    353

    上天入

    成語拼音:
    shàng tiān rù dì
    成語解釋:
    ①升上天空,鉆入下。形容神通廣大。②比喻為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
    成語出處: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盧仆射從史》:“吾已得煉形之術也,其術自無形成而煉成三尺之形,則上天入,乘云駕鶴,千變萬化,無不可也。”
    354

    升天入

    成語拼音:
    shēng tiān rù dì
    成語解釋:
    升:上升。上到天上,鉆入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長恨歌》:“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求之遍。”
    355

    上天無路,入無門

    成語拼音: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
    成語解釋: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無門。”
    356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
    成語解釋: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357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358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之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卓:直立。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云居膺禪師法嗣》:“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時如何?’師曰:‘莫飄露么。’”
    359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九回:“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賣來喂了指頭,弄得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只得仍縮在娘身邊。”
    360

    斯文掃

    成語拼音:
    sī wén sǎo dì
    成語解釋: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完全喪失;比喻破壞無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那位少爺話也收了;接過卷子來,倒給人家斯文掃的請了個安。”
    * 地的成語,帶地字的成語,包含地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