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四字的成語 (187個)
-
101
四海一家
- 成語拼音:
- sì hǎi yī jiā
- 成語解釋:
- 四海之內,猶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統。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議兵》:“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
-
102
四海之內皆兄弟
- 成語拼音:
-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 成語解釋:
-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
103
四腳朝天
- 成語拼音:
- sì jiǎo cháo tiān
- 成語解釋:
- 四腳: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 成語出處: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1回:“老和尚上前來爭,被覺空一推,跌個四腳朝天。”
-
104
四郊多壘
- 成語拼音:
- sì jiāo duō lěi
- 成語解釋:
- 四郊營壘很多。本指頻繁地受到敵軍侵擾。形容外敵侵迫,國家多難。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
-
105
四角俱全
- 成語拼音:
- sì jiǎo jù q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完美無缺。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若要外頭說去,老太太斷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給他,豈不四角俱全?”
-
106
四鄰八舍
- 成語拼音:
- sì lín bā shè
- 成語解釋:
- 指左右鄰居
- 成語出處: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動了諸親百眷、四鄰八舍,送人情,斗分子,雖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茍。”
-
107
三鄰四舍
- 成語拼音:
- sān lín sì shè
- 成語解釋:
- 泛指鄰居。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王三老聞知此事,率了三鄰四舍,提壺摯盒,都來慶賀,吃了好幾日喜酒。”
-
108
四面八方
- 成語拼音:
- sì miàn bā fāng
- 成語解釋:
-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東、南、西、北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圍。指周圍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卷九 學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說個道理,未嘗說出大頭腦處,然四面八方合聚湊來,也自見得個大頭腦。”
-
109
四面楚歌
- 成語拼音:
- sì miàn chǔ gē
- 成語解釋:
-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聲。后用來比喻四面受敵;處于孤立無援的處境。
- 成語出處:
- 《史記 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這~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
110
四面出擊
- 成語拼音:
- sì miàn chū j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工作全面展開,沒有重點。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不要四面出擊》:“總之不要四面出擊。四面出擊,全國緊張,很不好。”
-
111
四馬攢蹄
- 成語拼音:
- sì mǎ cuán tí
- 成語解釋:
- 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則道是孤鴻伴影,幾時吃四馬攢蹄。”
-
112
四面碰壁
- 成語拼音:
- sì miàn pèng bì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13
四面受敵
- 成語拼音:
- sì miàn shòu dí
- 成語解釋:
- 各個方面受到敵對勢力的威脅或攻擊。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國蓄》:“四面受敵,謂之衢處之國。”
-
114
三男四女
- 成語拼音:
- sān nán sì nǚ
- 成語解釋:
- 泛指眾多子女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回:“我掙了一份大家私,又沒有三男四女,只得這個孩子,若得他一舉成名,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
-
115
四平八穩
- 成語拼音:
- sì píng bā wěn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當。現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穩,心中暗喜。”
-
116
三朋四友
- 成語拼音:
- sān péng sì yǒu
- 成語解釋:
- 泛指各種朋友。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大樹坡義虎送親》:“自有一班無賴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檠鷹放鷂,駕犬馳馬,射獵打生為樂。”
-
117
三拳不敵四手
- 成語拼音:
- sān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少的敵不過人多的。
- 成語出處:
-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29回:“人家人多勢眾,有洋槍洋炮,就憑你們這幾個民兵還能頂住?三拳敵不過四手呀!”
-
118
雙拳不敵四手
- 成語拼音:
- shuāng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打不過眾人。指寡不敵眾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常言道,雙拳不敵四手。”
-
119
四清六活
- 成語拼音:
- sì qīng liù huó
- 成語解釋:
- 形容機靈干練。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8回:“這幾個都是慣做公的,四清六活的人,卻怎的也不曉事。”
-
120
三求四告
- 成語拼音:
- sān qiú sì gào
- 成語解釋:
- 再三求告。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0回:“嫌我不好,誰叫你們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們家做甚么去了?”
* 四的成語,帶四字的成語,包含四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