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四字的成語 (187個)

    61

    囊括

    成語拼音:
    náng kuò sì hǎi
    成語解釋:
    囊括:比喻統統包羅在內。指統一全國。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62

    拿三搬

    成語拼音:
    ná sān bān sì
    成語解釋:
    比喻不服從調派。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燒了窟窿,你去了,誰能以補呢?你倒別和我拿三搬的。”
    63

    拿三撇

    成語拼音:
    ná sān piē sì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64

    彷徨

    成語拼音:
    páng huáng sì gù
    成語解釋:
    彷徨:徘徊,游移不定。游移不定,處觀望。形容猶豫不決的神情
    成語出處:
    宋·陳亮《酌古論·崔浩》:“數日之間,眾未及聚,謀未及生,彷徨顧,而莫知所以為御。”
    65

    儷六

    成語拼音:
    pián sì lì liù
    成語解釋:
    駢體文每句字、六字排比對偶。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乞巧文》:“駢儷六,錦心繡口。”
    66

    怕三怕

    成語拼音:
    pà sān pà sì
    成語解釋:
    這也怕,那也怕。比喻顧慮太多,不能做出決定
    成語出處: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李昌叫你寫,就是說你行,叫你拿主張。你怕三怕干什么。”
    67

    偏三向

    成語拼音:
    piān sān xiàng sì
    成語解釋:
    謂偏向、袒護某方。
    成語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30回:“這叫什么話?我們偏三向啦?”
    68

    求三拜

    成語拼音:
    qiú sān bài sì
    成語解釋:
    到處求人幫忙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0回:“媽媽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盡心的了;花了銀錢不算,自己還求三拜的謀干。”
    69

    牽三扯

    成語拼音:
    qiān sān chě sì
    成語解釋:
    牽:牽連;扯:拉。牽扯其他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3回:“罷,罷,罷。你不能拿了金鳳來,不必牽三扯亂嚷。我也不要那鳳了。”
    70

    缺三短

    成語拼音:
    quē sān duǎn sì
    成語解釋:
    形容物品殘缺不全
    成語出處:
    71

    欺三瞞

    成語拼音:
    qī sān mán sì
    成語解釋:
    一再欺騙隱瞞。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一聞之時,心頭火起,大罵尤辰無理,做這等欺三瞞的媒人,說騙人家女兒。”
    72

    群山

    成語拼音:
    qún shān sì yìng
    成語解釋:
    應:應和。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成語出處:
    朱自清《論標語口號》:“為的是‘發聾振聵’,是‘群山應’,是人民的覺醒與起來。”
    73

    牽五掛

    成語拼音:
    qiān wǔ guà sì
    成語解釋:
    謂接連不斷。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于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
    74

    不拗六

    成語拼音:
    sì bù niù liù
    成語解釋:
    指少數人拗不過多數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明 楊慎《魯之郊禘辨》:“古語云‘三占從二’,今諺云‘不拗六’,言貴從眾也。”
    75

    成語拼音:
    sì bǎi sì bìng
    成語解釋:
    肢百體的時病痛。泛指各種疾病。
    成語出處:
    《三國志平話》上卷:“學究用手揭起匣蓋,只有文書一卷,取出看罷,即是醫治病之書。”
    76

    三病

    成語拼音:
    sān bìng sì tòng
    成語解釋:
    謂病痛很多。
    成語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二回:“到老沒個兒女,設或三病痛,沒個貼體親人,那時要茶無茶,要飯沒飯,便是活受地獄,何須定要變得牛馬!”
    77

    不像

    成語拼音:
    sì bù xiàng
    成語解釋:
    麋鹿。比喻不倫不類的事物
    成語出處:
    朱自清《羅馬》:“現在滿是一道道頹毀的墻基,倒成了不像。”
    78

    沖八達

    成語拼音:
    sì chōng bā dá
    成語解釋:
    同“沖六達”。
    成語出處: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橫通》:“然通之為名,蓋取譬于道路,沖八達,無不可至,謂之通也。”
    79

    沖六達

    成語拼音:
    sì chōng liù dá
    成語解釋:
    通八達的要道。
    成語出處:
    宋·陳師道《徐州學紀》:“徐地東近齊魯,北屬趙魏,南引江淮,西通梁宋,沖六達之郊,南北之亢頸也。”
    80

    三從

    成語拼音:
    sān cóng sì dé
    成語解釋:
    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德:也叫行;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指封建禮教為壓迫、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不學些三從德,俺一家兒簇捧著為甚么來。”
    * 四的成語,帶四字的成語,包含四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