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嗚字的成語 (6個)
-
1
叱咤喑嗚
- 成語拼音:
- chì zhà yīn wū
- 成語解釋:
- 叱咤:怒斥;喑嗚:怒聲呼喝。形容氣勢壯盛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雨夜不寐觀壁間聽張魏鄭公砥柱銘》:“世間豈無一好漢,叱咤喑嗚氣吞虜。”
-
2
嗚呼哀哉
- 成語拼音:
- wū hū āi zāi
- 成語解釋:
- 舊時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對死者哀悼的語句;意思是“唉!傷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十六年》:“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
3
嗚嗚咽咽
- 成語拼音:
- wū wū yè yè
- 成語解釋:
- 指人傷心哽泣的聲音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看看漸近灘頭,只聽是水面上嗚嗚咽咽吹將起來。”
-
4
一命嗚呼
- 成語拼音:
- yī mìng wū hū
- 成語解釋:
- 指人死亡。嗚呼:古漢語嘆詞;舊時常用于祭文;后來借指死亡。
- 成語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誰知這個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時氣,到了八月邊,就一命嗚呼哀哉死了。”
-
5
喑嗚叱咤
- 成語拼音:
- yīn wū chì zhà
- 成語解釋:
- 喑嗚:懷怒氣;叱咤:發怒時的叫喊聲。指厲聲怒喝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樊侯廟災記》:“不然,則喑嗚叱咤,使風馳霆擊,則侯之威靈暴矣哉!”
-
6
噫嗚流涕
- 成語拼音:
- yì wū liú tì
- 成語解釋:
- 噫嗚:哭聲。噫噫嗚嗚哭著流淚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安傳》:“及與公卿言國家事,未嘗不噫嗚流涕。”
* 嗚的成語,帶嗚字的成語,包含嗚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