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兵士的成語 (8個)
-
1
師老兵疲
- 成語拼音:
- shī lǎo bīng pí
- 成語解釋:
- 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時間太長,兵士勞累,士氣低落。
- 成語出處:
- 《魏書 許謙傳》:“慕容無道,侵我疆場,師老兵疲,天亡期至。”
-
2
散兵游勇
- 成語拼音:
- sǎn bīng yóu yǒng
- 成語解釋:
- 原指沒有統率的逃散兵士。現也指沒有組織到集體隊伍里;獨自行動的人。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為著確保城鄉治安、安定社會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應向當地人民解放軍或人民政府投誠報到。”
-
3
草木皆兵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jiē bīng
- 成語解釋:
- 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
4
兵精糧足
- 成語拼音:
- bīng jīng liáng zú
- 成語解釋:
- 兵:兵士。指兵士精銳,糧草充足。形容軍隊十分強盛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
-
5
兵在精而不在多
- 成語拼音:
-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
- 成語解釋:
- 兵士在于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 成語出處:
- 《五代史平話 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
6
簞醪投川
- 成語拼音:
- dān láo tóu chuān
- 成語解釋:
- 簞:古代盛食物的器具;醪:酒;川:河流。指古代將領將酒倒入河中與兵士共飲。形容愛撫部下,同甘共苦
- 成語出處:
- 晉·張協《七命》:“簞醪投川,可使三軍告捷。”
-
7
一成一旅
- 成語拼音:
- yī chéng yī lǚ
- 成語解釋:
- 成:古時以方圓十里為一成;旅:古時以兵士五百人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單薄。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
-
8
置之死地而后生
- 成語拼音:
-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 成語解釋:
- 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后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關于兵士的成語 形容兵士的成語 描述兵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