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后字的成語 (269個)

    141

    前歌

    成語拼音:
    qián gē hòu wǔ
    成語解釋:
    原指武王伐紂,軍中士氣旺盛,用作對正義而戰的軍隊的頌辭。
    成語出處:
    《尚書大傳》第三卷:“師乃慆,前歌舞。”
    142

    前呼

    成語拼音:
    qián hū hòu yōng
    成語解釋:
    前面的人喝道;面的人簇擁著。形容權貴們的氣勢。
    成語出處:
    宋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士之學古入官,遭時得位,紆金拖紫,躍馬食肉,前呼擁,延賞宗族,此足以為榮矣。”
    143

    前合

    成語拼音:
    qián hé hòu yǎng
    成語解釋:
    前合:身體向前彎曲。仰:身體往仰。指身體前晃動。形容身體站立不穩。亦作“前仰合”。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可惜玉山頹,盡教恁金波漾,拼了個前合仰。”
    144

    前合

    成語拼音:
    qián hé hòu yǎn
    成語解釋:
    偃:倒。身體前晃動,不能自持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則被這枷紐的我左側右偏,人擁的我前合偃。”
    145

    算賬

    成語拼音:
    qiū hòu suàn zhàng
    成語解釋:
    本指秋收結算賬目。比喻待到事再對反對自己的一方行清算處理。
    成語出處:
    莫應豐《將軍吟》第七章:“有些人可不這樣看,死死抱住那點黑材料,準備秋算賬呢!”
    146

    算帳

    成語拼音:
    qiū hòu suàn zhàng
    成語解釋:
    指秋收以結清欠帳。比喻等待時機進行報復
    成語出處: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怕就怕秋算帳,本來挺明白的事最也不明白了。”
    147

    前倨

    成語拼音:
    qián jù hòu bēi
    成語解釋:
    倨:傲慢。卑:謙卑,恭順。先傲慢恭順。亦作“前倨恭”、“恭前倨”。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卑也。’”
    148

    前倨

    成語拼音:
    qián jù hòu gōng
    成語解釋:
    先前態度傲慢;來恭敬有禮。形容前態度截然不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恭也?’”
    149

    前腳

    成語拼音:
    qián jiǎo hòu jiǎo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50

    前街

    成語拼音:
    qián jiē hòu xiàng
    成語解釋:
    指各處的街巷。
    成語出處:
    《三國志平話》卷上:“[董卓]方欲興兵,忽聽得城內大喊聲,閉了城門,急點軍數千余人,前街巷,羅紋結角,軍兵都把了。”
    151

    前進無路,退無門

    成語拼音:
    qián jìn wú lù,hòu tuì wú mén
    成語解釋:
    形容處境非常困難
    成語出處:
    劉流《烈火金剛》第29回:“要是利用不好,那就是前進無路,退無門,動不能動,轉不能轉,成為死地。”
    152

    前目

    成語拼音:
    qián mù hòu fán
    成語解釋:
    目:細目;凡:概略。《春秋》的一種筆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復出現,對前者詳加說明,者概略敘述。
    成語出處:
    《公羊傳·僖公五年》:“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戴。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凡也。”
    153

    前慢

    成語拼音:
    qián màn hòu gōng
    成語解釋:
    慢:傲慢。以前態度傲慢,來恭敬有禮。形容前態度截然不同
    成語出處:
    梁啟超《王荊公傳》第16章:“知制誥與翰林學士,相去幾何?此而謂其前慢恭見利忘義,何深文之甚?”
    154

    前門拒虎,門進狼

    成語拼音:
    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成語解釋: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成語出處:
    明 李贄《史綱評要 周紀 顯王》:“前門拒虎,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
    155

    前門去虎,門進狼

    成語拼音:
    qián mén q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成語解釋: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同“前門拒虎,門進狼”。
    成語出處:
    郭沫若《反正前》第二篇:“你想,那樣多的草莽英雄又闖進了成都城,這不正是‘前門去虎,門進狼’?”
    156

    前仆

    成語拼音:
    qián pú hòu bó
    成語解釋:
    見“前仆繼”。
    成語出處:
    唐·孫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馬慍仆,前仆踣。”
    157

    前仆

    成語拼音:
    qián pū hòu jì
    成語解釋: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成語出處:
    唐 孫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馬慍仆,前仆踣。”
    158

    前仆

    成語拼音:
    qián pū hòu qǐ
    成語解釋:
    仆:向前跌倒。前面的倒下了,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成語出處:
    清·黃遵憲《近世愛國志士歌》:“黨獄橫興,株連甚眾,而有志之士,前仆起。”
    159

    前怕狼,怕虎

    成語拼音:
    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
    成語解釋: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成語出處:
    明 馮惟敏《清江引 風情省悟》曲:“明知煙花路兒上苦,有去路無來路。惡狠狠虎爬心,餓刺刺狼掏肚。俺如今前怕狼怕虎。”
    160

    前怕龍,怕虎

    成語拼音:
    qián pà lóng,hòu pà hǔ
    成語解釋: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成語出處:
    明 馮惟敏《朝天子 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怕虎。設謀,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 后的成語,帶后字的成語,包含后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