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后字的成語 (269個)

    101

    空前

    成語拼音:
    jué hòu kōng qián
    成語解釋:
    從前沒有過,今也不會再有。形容獨一無二的成就或不平常的盛況
    成語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蓋偏至之詣,至于絕空前,亦令人望而卻步,其年亦人杰矣哉!”
    102

    失言

    成語拼音:
    jiǔ hòu shī yán
    成語解釋:
    酒喝多了以,不能自持,說了不該說的話。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6回:“是我一時愚蠢,不是了,酒失言,反被那婆娘瞞過了,怪兄弟相鬧不得。”
    103

    無德

    成語拼音:
    jiǔ hòu wú dé
    成語解釋:
    指醉酒之胡言亂語或行為出路。
    成語出處:
    我當著你大奶奶、姑娘們替你賠個不是,擔待我~罷!
    104

    余生

    成語拼音:
    jié hòu yú shēng
    成語解釋:
    劫:災難。經歷災難之幸存下來的人。
    成語出處:
    清 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歸飛越鳥戀南枝,劫余生嘆數奇。”
    105

    之勇

    成語拼音:
    jiǔ hòu zhī yǒng
    成語解釋:
    借著酒勁充當勇敢
    成語出處:
    106

    雞口牛

    成語拼音:
    jī kǒu niú hòu
    成語解釋: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成語出處:
    《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
    107

    鑒前毖

    成語拼音:
    jiàn qián bì hòu
    成語解釋:
    謂把過去的錯誤引為借鑒,以謹慎行事,避免重犯。
    成語出處:
    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藝文·老林說》:“鑒前毖,通三省而籌之,為曲突徙薪之計,建久安長治之謀。”
    108

    敬事

    成語拼音:
    jìng shì hòu shí
    成語解釋:
    語本《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其食”。邢昺疏:“言當先盡力敬其職事,必有勛績而食祿也”。謂凡事應當先盡力去做,待有功績才能享受俸祿。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其食”。邢昺疏:“言當先盡力敬其職事,必有勛績而食祿也”。
    109

    酒余茶

    成語拼音:
    jiǔ yú chá hòu
    成語解釋: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拾遺 幫助文學與幫閑文學》:“但依我們中國的老眼睛看起來,小說是給人消閑的,是為酒余茶之用。”
    110

    成語拼音:
    kāi hòu mén
    成語解釋:
    比喻利用職權給予他人某些不應有的方便和利益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51回:“這都是開門的話。”
    111

    無憑

    成語拼音:
    kǒng hòu wú píng
    成語解釋:
    怕以沒有個憑證。舊時契約文書的套語,常與“立次存照”連用。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無憑,立此文約為照。”
    112

    爭先

    成語拼音: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成語解釋:
    指害怕落,追求上進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8回:“他卻橫沖直撞,恐爭先。”
    113

    空前絕

    成語拼音:
    kōng qián jué hòu
    成語解釋:
    空:空白;絕:斷絕。以前沒有過;以也沒有。指從古到今非常突出;獨一無二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朱象賢《聞見偶錄 男服從軍》:“古之木蘭,以女為男,代父從軍,十二年而歸,同行者莫知其為女子,詩歌美之,典籍傳之,以其事空前絕。”
    114

    流芳

    成語拼音:
    liú fāng hòu shì
    成語解釋:
    見“流芳百世”。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桓溫]既而撫枕起曰:既不能流芳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115

    成語拼音:
    liú hòu lù
    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時為防失敗而預留退路
    成語出處: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18章:“要給自己留路呀!”
    116

    疏前

    成語拼音:
    liǎn hòu shū qián
    成語解釋:
    語本《司馬法·定爵》:“凡陳,行惟疏,戰則密。”《尉繚子·兵令上》:“陳以密則固,鋒以疏則達”。謂列陣周密則牢固,前鋒隊形疏朗則利于戰斗。世將我國古代這一陸戰列陣原則概括成“斂疏前”四字。
    成語出處:
    語出《司馬法·定爵》:“凡陳,行惟疏,戰則密。”《尉繚子·兵令上》:“陳以密則固,鋒以疏則達”。
    117

    狼前虎

    成語拼音:
    láng qián hǔ hòu
    成語解釋:
    前門趕走狼,門來了虎。比喻壞人接踵而來。
    成語出處:
    清·感惺《斷頭臺·黨爭》:“早知道狼前虎,一樣憤難消。”
    118

    驢前馬

    成語拼音:
    lǘ qián mǎ hòu
    成語解釋: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良價禪師》:“苦哉苦哉,今時人例皆如此,只是認得驢前馬將為自己,佛法平沉,此之是也。”
    119

    名垂

    成語拼音:
    míng chuí hòu shì
    成語解釋:
    好名聲流傳的代。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臧洪傳》:“身著圖象,名垂世。”
    120

    面從

    成語拼音:
    miàn cóng hòu yán
    成語解釋:
    從:聽從,順從。當面順從,背亂說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蔣婉傳》:“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言,古人之所誡也。”
    * 后的成語,帶后字的成語,包含后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